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执行攻击∣高效化解合同纠纷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许笑笑 孙玉峰  日期:12/8/2023 字体: [大][中][小]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人民法院司法职能作用,近日,汪清林区基层法院顺利执行完毕一起加工合同纠纷案件,仅21天,便将290000元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既保障了申请人的权益,同时也赢得了企业的肯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案件回顾:

    张某因原材料需要,故与程某签订了《加工承揽合同》,在程某位于汪清县林业局的储木场内进行木材加工,并约定加工费为每吨140元,加工完成后,张某并未如期支付加工费,程某遂将张某诉至法院,经汪清林区基层法院调解,要求张某在约定期限内一次性给付程某加工费290000元。调解生效后,张某仍未按期履行义务,程某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考虑到双方当事人都是小型企业,只有从源头化解,才能维护双方营商企业长远发展,为防止强制措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当晚便找到被执行人张某进行沟通,告知如直接对其名下房产进行司法拍卖,不仅办案周期长,而且根据以往司法拍卖房屋交易经验来看,房屋经一拍、二拍、流拍,变卖可能性极大,最后申请人有可能还会不同意以物抵债。这样一来,这些中间过程,很容易造成鉴定费和其他费用,这都要张某承担,无疑会更加加重其经济负担。

    因二人签订合同时就存在纠纷,张某原本就心有不甘,因此不愿还钱,但通过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终于做通了张某的工作,张某也对办案法官能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表示感激,并抓紧向亲友筹集了欠款,将剩余欠款打入了申请执行人账户。双方当事人都处异地营商,仅到法院一次,执行法官便通过释法明理,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助力申请执行人公司营商环境发展,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仍保持良好的商业合作关系。

    法官寄语:

    本次案件,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在纠纷发生的第一时间,积极申请了财产保全,有效防止了争议财产被转移、隐匿或毁损,从而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也减少了诉讼过程中的争议,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有助于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准确查明案件事实,为公正审判提供保障。

    该案件中,执行法官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原本互为合作企业,在办理执行案件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既增强司法公信力,节约司法资源,也为被执行企业提供恢复信用的机会,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仅21天便将29万元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维持双方企业持续合作长远发展,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

    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局始终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为维护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活力因素,下一步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融入到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灵活运用执行工作方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法理并用、情理结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充分运用司法力量跑出涉企执行“加速度”,为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作者单位:汪清林区基层法院)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