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汪清林区基层法院坚持把稳固提升审判质效作为全院工作的重点,以全流程动态管理为抓手,细抓严管、多措并举,力促审判质效提升。
一 深化“数据导向”,强化流程管理
紧紧围绕修订后的《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依托云策数据系统、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以数据为基点,发挥指标体系反映审判工作“体检表”的作用。通过定期通报、研判审判运行态势和异常案件情况,建立案件办理态势动态调控体系,让审判执行流程可视化。通过重点指标早预测、薄弱指标早预警,实时更新数据,指出质效弱项指标、问题及原因,精确指引到每名法官、每件案件,以数据走向提醒法官干警找差距补短板,让“数字赋能审判”落到实处。第一季度本院考核指标均优于合理区间,案-件比、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等指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核心考核指标位于辖区法院前列。
二强化审限管理,着力提升办案效率
一是每月召开案件办理调度会,全面掌握案件收结案情况。通过甄别案件类型、预判当月审结进度,及时调整立案、审判、执行的工作重心,做到“快立、快审、快调、快结”;二是依托办案系统,根据“临近审限案件明细”区别审限即将到期案件和长期未结案件,做实做细日提醒、周通报、月分析;三是将提升办案质效作为重点环节,坚持办案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办案效率,着重关注因司法鉴定等原因形成的节点流转导致审限不确定问题,避免相关办案时间节点成为新的“堵点”。第一季度本院平均结案时长优于合理区间,无超12个月未结案件,审限内结案率100%。
三 紧抓案件质量,强化案件责任意识
加强院庭长对案件质量监管,院庭长以身作则,带头办理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提高指导、规范审判执行工作水平,以点带面推动全院办案质效整体提升;加强“法信”“法答网”“案例库”等智能审判辅助平台深度应用,发挥好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职能,对于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上会研讨,发挥集体智慧,交流审判工作经验,帮助法官把握类案处理,促进裁判尺度统一;做好判前释法及判后答疑工作,在案件宣判前,办案法官及时告知当事人相关法律程序,向当事人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帮助当事人厘清裁判思路,增强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认同,切实狠抓案件质量。第一季度本院上诉率、申诉申请再审率、发改比等质量指标均优于合理区间,案件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汪清林区基层法院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案件质量与效率并重,以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为指引,把握司法规律,强化数字赋能,不断提升审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助推审判执行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单位:汪清林区基层法院立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