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王春华:党员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声音”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春华  日期:1/9/2024 字体: [大][中][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要求,是开展群众工作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可见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善于听好“群众声音”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境界和风范。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认真听取群众“声音”,从“骂声”中找自身差距,从“呼声”中明百姓需求,从“笑声”中看社会和谐,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声音成为“最强音”。

    从“骂声”中找问题差距。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在生活中、网络里、媒体上群众“吐槽”“骂声”此起彼伏。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骂声总是产生在有问题的地方”。党员干部本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要自觉摆正阳光心态,保持真诚为民的胸怀,善于从群众“骂声”中听到弦外之音,找到问题、找准差距,清醒分析问题根源,将群众的“骂声”变为“笑声”,让群众感到满满的幸福感。

    从“呼声”中明百姓需求。群众的“呼声”是改进工作的“秘笈宝典”,对群众“呼声”把握越精准,工作才能做得越细致、越扎实。党员干部要摸准群众脉搏、贴近群众心窝,从家常话、牢骚话、苦水话中倾听群众的“呼声”,体会民心所向、思考民瘼所在、查访民生疾苦,当好意见“收集员”、问题“记录员”、群众“办事员”,让民意搭上“直通车”,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中解决好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中找出路子、找准定位,以切实可行的“蓝图”于细微需求中精准为民服务。

    从“笑声”中看社会和谐。群众的“笑声”代表着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党员干部在听了群众的“骂声”和“呼声”后,要善于听好群众的“笑声”,自觉从群众的“夸奖声”和“赞誉声”中找准工作发力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当好为民谋福的领路人,持续不断给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事实事好事,增进民生福祉,增进社会和谐稳定,赢得群众更多“欢声笑语”。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