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就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问题,寻找基层善治“最优解”。
找准关键问题,让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基层治理面向的是群众,遇到的问题也是关乎群众工作生活的小事,要想把准基层治理“风向标”,就要多走走田间地头、串串大街小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听群众的急难愁盼。根据社区治理、工业园区治理、乡村治理等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分类施策。要深刻剖析"关键问题”的现象和本质, 既要分领域进行专项治理,又要学会由树木看森林,分析问题的共同点和规律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推动基层治理善作善成、多点开花。
抓住关键人,让人工输血变自体造血。“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基层治理主体是人,要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就要抓住关键人,把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培育好、建设好。要选优配强领头雁,把想干事、能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通过学历提升、外出交流、同台竞演等方式,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领航能力。要用好党员队伍红色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治理充电赋能。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鼓励乡贤能人返乡大学生、退休干部等加入业委会、志愿服务队等自治队伍,积极引导群众回归自治本位,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自我造血能力。
做好关键事,让短期治标变长效治本。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期抓、抓长期,抓住关键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用好党建引领指挥棒,构建党建引领、部门联动、上下共振的治理体系,多措并举建强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要选好做优基层治理示范点位,全程跟踪问效,以示范点位小项目撬动基层治理大提升。同时,在宣传推广上做文章,坚持边治理边总结边宣传,深入挖掘提炼各地治理经验和特色,巧借新媒体的东风,将基层治理过程和成果记录下来、宣传出去,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基层治理的浓厚氛围。
基层治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只有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问题,就能以基层之治为重要着力点,筑牢“中国之治”新格局,确保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作者单位:渤海新区黄骅市黄骅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