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强调,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看准了”是一种战略清醒,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持久战,广大党员干部从自身入手,深挖“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字句间的智慧,以躬身入局的姿态,坚持“准”字为先,“干”字为要,突破思想藩篱,坚定不移抓,脚踏实地干,做新时代实干家。
找准定位,坚持守正铸魂。“守正”守的是根,“根正”才能“苗红”。改革开放鼓励解放思想,但思想的解放是有立场、有原则的,要弄清楚哪些要改,哪些要守。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改革无论怎么改,都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党员干部要以这四个坚持为根本,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筑牢信念之基,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强化改革责任担当,在深学深信中增强政治判断力,牢固树立正确政治观、是非观,以道不变、志不改定力,积极主动投身于改革事业中去。
瞅准问题,坚持敢为人先。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清单”亦是“改革清单”。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中强调,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改革是一场远征,没有既有的“模板”可用,也没有现成的套路可循,途中势必会遇见各种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阻碍。党员干部要鼓足政治勇气,坚持问题导向,看准的事情不等不靠、马上就干,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寻根问蒂”,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真正搞清楚问题的源头在哪里,在“关节点”“要害处”准确发力,谨防松懈倦怠,杜绝“注水”达标,真正做到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
对准要求,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于群众最关切处入手,自由贸易试验区、“三明医改”、“多跑一次”、新时代“枫桥经验”等基层改革经验,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的宗旨要求作为干事创业的标准,牢固树立“中国是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发展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真正从人民的切身利益着眼,切实把人民满意的干事标准贯穿始终,真抓实干,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成色更足、底色更亮。(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