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孟晓丽:党员干部应成为勤政务实、强担当的楷模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孟晓丽  日期:7/2/2024 字体: [大][中][小]

    党员干部,作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其工作态度和作风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福祉。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时代,党员干部更应该成为勤政务实、强担当的表率。 

   “勤政务实”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党员干部的本,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勤勉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确保每一项政策、每一项决策都真正落到实处,贴近民生,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清代名臣曾国藩曾说:“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这正是告诫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勤于政事,务实进取。 

    而“强担当”则是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魂。担当,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承担责任。历史上,无数英雄人物都是因为有了这份担当精神,才能够在危机时刻力挽狂澜,成就一番伟业。正如诸葛亮所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党员干部也应有这样的担当,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逃避,勇于承担责任,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前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勤政务实、有担当的党员干部,往往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尊重。他们的实际行动,不仅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更传递了一种正能量,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当然,要成为勤政务实、强担当的表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党员干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将这句话铭记在心,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祉。 

    总之,党员干部作为国家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成为勤政务实、强担当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