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广安市广安区坚持多点发力“夯基础” 构筑依法治区“强支撑”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郑小钟  日期:7/5/2024 字体: [大][中][小]

    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基层法治建设“立足点、着力点、关键点”,精准聚焦“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惠民举措”,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把握立足点,法治队伍建设“活力迸发”

    一是实务队伍“提能”。制定《广安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执法人员年度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邀请知名高校师资就行政执法办案实务等内容开展轮训300余人次。区法院落实“入院第一课”“入额第一庭”制度,组织政治轮训、业务培训920人次。区检察院分层次开展岗位练兵,“以老带新、以优促优”工作经验获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广。区司法局鼓励青年干部上讲台,举办“半月大讲堂”23期,巡回开展“人民调解”培训35场次,以素能提升促服务提升。

    二是服务队伍“引智”。把律师行业党建作为“铸魂”工程,定期组织执业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学习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引导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经济建设等领域,虹永律所获评“广安市优秀律师事务所”,法雨律所获评“广安市青年文明号”。目前,全区共有专职律师37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6名,为83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顾问服务,担任29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为依法决策、基层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志愿队伍“扩容”。志愿队伍“扩容”选拔政治素质高、法律基础扎实、热衷公益事业的法律实务工作者35名,组成广安区“八五”普法讲师团,开展普法活动200余场次。培育青年普法志愿者568名,连续三年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系列活动36场次。组建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等组成的专群结合、遍布城乡法律志愿服务队44支,重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纠纷排查化解、法律服务引导等工作,打通法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选择着力点,法治文化建设“多点开花”。

    一是红色文化绘“底色”。依托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六个一”特色教育活动,打造15个现场教学点,培育小平故里“春天的小青苗”小小宣讲员,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该馆入选《四川省第一批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在渠江印象文旅融合、白塔历史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中,融入红色法治元素,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与现代、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红色法治文化熏陶。

    二是行业系统显“特色”。司法行政系统牵头建设天星湖宪法公园等阵地7个,指导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个,培育法治文化机关、军营等13个。纪检监察系统建成广安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中心,创作《反腐倡廉金钱板:高兴与不高兴》,展出廉洁文化作品100件,擦亮“宕渠清风”廉洁文化品牌。法检系统主导建成全市首个“天府粮仓”司法保护示范基地和广安浔栖江南司法修复基地。教育系统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8个,宪法主题演讲等法治教育活动精彩纷呈。

    三是传播载体增“亮色”。以文化巡演、法治春联、流动电影等形式,开展“法治文艺进万家”活动169场,让法治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政府门户网站、广安区微发布等平台设立普法专栏,参与广安电视台《法庭视线》拍摄并播出30余次。各单位利用抖音等平台发布案例、视频3800余条,制作“三微”作品25部,《家和万事兴》微视频被新华社采用,浏览量达10万次,《我是小小申诉信》获全国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最佳叙事奖,《禁毒云课堂》获平安广安三微比赛一等奖。

    三、找准关键点,法治惠民举措“贴心暖心”。

    一是把握行政执法“尺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全省率先推行公证参与行政执法制度,执法公信力明显提升。执行四川省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规定,推行“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选聘特邀监督员7名,在公共场所张贴“码上监督”二维码300余张,方便群众监督执法活动。印发《关于整改行政执法问题持续优化“两个环境”的通知》,建立行政执法数据月报制度,将“柔性执法”贯穿全过程,口头劝导纠正轻微违法行为占比持续上升,执法类行政复议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同比下降。

    二是突出司法为民“温度”。建成“24小时自助法院”,推进全流程在线办案新模式,减轻当事人诉累,相关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开通“执行110”热线,有效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擦亮家事审判金字招牌,发出全市首份《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设立全市首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健全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形成“法润心田”未检品牌,聘任31名爱心人士担任合适成年人,轮流担起“临时家长”责任。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仅2023年度,累计向38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3.1万余元。

    三是提升政务服务“速度”。深化“一网通办”,划转164大项680小项审批事项,426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安易办”“川渝通办”,“一网通办”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成功创建省级便民服务中心8个,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作用,实时更新办事指南,完善咨询、引导服务内容,让群众“一看就能懂,一点就能办”。去年以来,开展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六大行动”,净增市场主体9025户;召开“银政企”对接会6次,帮助109户企业融资5.5亿元;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081条,保障群众知情权,提升群众满意度。(作者单位:广安区委依法治区办)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