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然而,近年来,基层负担过重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检查等,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办实事、解难题。为基层减负,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基层负担过重,首先源于形式主义的泛滥。一些上级部门热衷于发文件、开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看似重视工作,实则是推卸责任。基层干部常常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文件和会议中,无法脱身去实地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过度的考核和检查也让基层苦不堪言。各种名目繁多的考核指标,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严要求,让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任务而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背离了工作的初衷。此外,一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导致基层干部在处理工作时重复劳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基层减负,要从源头治理形式主义。上级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少一些形式主义的安排,多一些实实在在的指导。要精简文件和会议,提高文件和会议的质量,让基层干部能够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同时,要规范考核和检查,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指标,注重工作实效,减少不必要的留痕要求,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把心思用在干实事上。
为基层减负,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各部门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避免工作重复和推诿扯皮。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要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要整合各类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减少基层干部重复填报数据的负担。
为基层减负,还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压力巨大。要完善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基层倾斜,让基层干部有干头、有盼头。要关注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基层减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中。只有为基层减负,才能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新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基层减负,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关爱,更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基层干部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只有让他们摆脱不必要的负担,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大展身手。
我们期待着,通过为基层减负,能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走进田间地头,倾听百姓心声;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谋划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热情去创新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基层成为干部成长的摇篮,成为干事创业的舞台,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基石。
总之,为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们要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扎实的工作,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