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楚建锋:汉江泳思——汉字溯源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楚建锋  日期:2024/7/23 字体: [大][中][小]

  中国文化都是从水文化开始的。今天,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闪烁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使用空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的汉字,寻根振叶,就是灵动汉水在唯化自生中摇曳而出的结果。

  人类,非团结不能进化。所以有了语言,让语言把一个人的意思传达给另一个人。尔后,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上把人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赋予语言以形的文字。就是以语言表达意思,以文字表达语言。语言文字萌芽之初,多靠身势。这其中,又主要靠手势。之后,事物越来越复杂,靠手势已不能表达更多的意思,便有了图画。考古发现,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等,就是中国早期的文字。

  据载,5500年前,华夏始祖、统治“万二千里”汉水流域的黄帝,有一个史官叫仓颉,他在汉水边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受到启发,创造出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从而,结束了靠手势、图画、结绳记事的初始时代,使中国文字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 “造字圣人”。 许慎在《说文解字》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之初作书,盖依类画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据传,仓颉创制文字时,天上降下粟米,鬼在夜间哭泣。因为天担心人们学会文字后,都去从事商业而放弃农耕,造成饥荒。鬼怕人们学会文字后,会作疏文弹劾它们,因此在夜间哭泣。还有一种说法,兔子害怕人们学会文字后,取它们身上的毫毛做笔,从而危及它们的性命,因此在夜间哭泣。

  合大众之功,于无形中经仓颉在汉水边集身势、图画等大成而创造的文字,真正称为汉字,又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语言因分歧而统一,表达语言的文字,也在统一中发展。

  首先,得益于因水而得名的大汉王朝。当年,刘、项约定先取关中者为王,但得天下后,项羽撕毁盟约自称霸王,将刘邦撵到了偏居一隅的秦岭南端汉江边的汉中,封为汉王。谁知,胸怀大志的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几年后东山再起,一举平定天下,并把得到的天下以“汉”命名。由此,由汉江边起家、而后有了四百多年基业的汉王朝,便成为九州方圆的主宰,汉字也理所当然成为国家通用的文字。

    在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团结成为一体的过程中,作为基本媒介的文字也变得通俗易懂、简便利用。随着仓颉造字的成功,中国文字尔后经历了从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到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大篆,再到秦一统后的小篆,以及慢慢在民间流行的隶书,直至隶书在汉代发展成熟的过程。此时,字的易读性和书写的简便易用,成为文字发展的共识,汉隶理所当然成为中国文字的称呼,这应是中国文字称为“汉字”之始。

    雄奇的汉江,就这样让刘邦的大汉王朝在古韵悠悠、浑厚博大、流水万年长中成长,并长出了汉字。在汉字中,又长出了诗经、楚辞、汉赋,长出了中华文化的高度。

    文字表达出语言的意思,语言又以丰富的文字表达出独有之优美。这就是仓颉造字后,语言成长的新境界。汉水流域响起了“周南”“召南”“鄘风”等“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歌声,由此中华民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诞生了。

    《诗经》有《风》《雅》《颂》,《风》之《国风》涉及当时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地区的民间歌谣。西周以后,汉水流域被纳入周人的势力范围,成了周王朝的“南国”,其中“周南”在汉水上游汉中盆地西部一带。《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汉广》中的“江之广矣,不可方思”,以及“周文王化行江汉,是为召南”(“召南”在汉中盆地东部及南阳一带),都是对汉江风情民俗的生动刻画。当时,“二南”在周称为“南国”,“巴风”和“蜀风”发源地在古庸国,因而“周南”“召南”之后的“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等,逆向溯源,都是“周召”二风的传承。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语言凝成的诗歌,通过汉江,摇曳出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的《楚辞》在下游成长,成为中国诗歌的另一个源头。《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九章》中的“涉江”“思美人”等,都与《诗经》中的水、美人、民风等一脉相承。

    “然则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遂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刘勰《文心雕龙》)这就是说,赋起源于《诗经》,自屈原起开始“纵辞骋气,远说天神,词多于意,讽喻遂隐”。拓宇于屈原、宋玉等人的楚辞,被汉代所继承,因此后世称赋为辞赋,楚辞成为汉赋的渊源之一。而汉赋充分吸纳了楚辞在创作中雄奇瑰丽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汉初期辞赋风格偏向于楚辞居多,句尾都会加上类楚辞的“兮”字。贾谊的《吊屈原赋》就是汉初辞赋的经典代表。

    而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极大地影响了汉代大赋的创作,为后来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创作提供了范例。到魏晋时期左思的《三都赋》,一度造成洛阳纸贵。(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