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法案大观详细内容
疏通邻里路,重续邻里情
—-河北孟村法院和解执结排除妨碍案
来源: 作者:刘黎明 张丽娟  日期:1/20/2025 字体: [大][中][小]

  “吴法官告诉你个好消息,堆放在我家门前的杂物已经清除了。太谢谢你们了”申请执行人张某激动得对执行法官吴玉超说道。

    俗话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首传颂数百年的“让墙诗”,其中蕴藏的“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理念却历久弥新,成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文化源泉。

    2025年1月6日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严格执法、秉公办案,堆积在当地一条小巷里的砖块被移开,多年“仇家邻居”恩怨随之消散,最终将这起排除妨碍纠纷案执行完毕。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系邻居,原本两家关系不错。2022年说起,被执行人李某在自家房屋南面的修建车库,正对着邻居申请执行人张某的房屋,并将砖块等物件堆积在了与申请执行人张某相邻的小路上,导致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这条乡间小路最窄处只有46厘米。申请执行人张某前去被执行人李某家交涉,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先是口角,接着对骂,矛盾升级。于是,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之间本该随着车库完工被清理掉的砖块,就这么滞留下来,一堵就堵了2年。

    2024年10月,忍无可忍的申请执行人张某将被执行人李某诉至法院,法院判令被执行人李某搬离砖块等杂物,排除对邻居申请执行人张某生产、生活、通行、排水相邻权的妨害,但被执行人李某未履行搬离义务。2025年12月28日,申请执行人张某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分配到办案法官吴玉超手中,根据判决文书及申请执行人张某的申请,执行法官吴玉超只需要强制搬离被执行人李某堆放在道路上的砖块等杂物就行。但执行法官吴玉超走访后发现,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当事双方的矛盾不仅仅因为道路的问题,更有多年积累下来的邻里恩怨,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两户人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怨气不消,之后极可能再起纠纷。简单的执行手段虽然符合法律效果,但难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何打开当事双方的心结,既能使案件执行完毕,又能恢复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双方和谐的邻里关系,才是本案执行的重点和难点。

    2025年1月6日,执行法官吴玉超联系了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所在村村书记、村民等了解情况,判断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之间是存在调解空间的。立马组织调解,并邀请村书记共同参与调解。调解过程中,执行法官吴玉超一方面释明了法律依据及法律程序,另一方面给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双方讲了“六尺巷”的故事以及历史名人的故事。劝导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主动退让,化干戈为玉帛。
被执行人李某将堆放在申请执行人张某门前的杂物清除,并承诺停止以后的行为。至此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接下来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笔者感言

    “400多年前,退让三尺换邻里和谐犹在耳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有相互礼让的传统美德,后人也应该弘扬这一美德。让一让,对大家都好。

    砖块虽小,心墙却高。执行法官将“六尺巷”和的“礼让”精神融入调解中、传递给当事人,让情理与法理、法治与德治交相融合,拆掉了当事人的心墙,让司法温度直抵民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