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孙泽港: 挣脱枷锁,年轻干部在基层“轻装上阵”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孙泽港  日期:2/21/2025 字体: [大][中][小]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练兵场”。年轻干部奔赴基层,应大展拳脚、释放活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挣脱枷锁,在基层“轻装上阵”。

    形式主义的“枷锁”,让年轻干部精力分散。当下,不少基层工作陷入过度留痕、频繁迎检的怪圈。一项简单的工作,往往需要准备大量的文字材料、拍摄众多的现场照片,只为证明工作“做过了”,各类检查评比应接不暇,年轻干部常常花费大量时间整理资料、汇报工作,真正用于走村入户、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却被严重压缩。长此以往,不仅消磨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也让基层工作偏离了服务群众的初衷。

    不合理的分工“枷锁”,使年轻干部负重前行。在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着“鞭打快牛”的现象。年轻干部由于学历高、能力强、上手快,往往承担了远超本职的工作任务。一人身兼数职,既要负责业务工作,又要参与各类临时性任务,导致工作压力过大。同时,分工的不合理也容易造成职责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这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极为不利。

    心理压力的“枷锁”,阻碍年轻干部积极进取。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矛盾纠纷复杂多样,工作难度较大。年轻干部在处理群众问题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群众不满,面临舆论压力,而且一些年轻干部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对未来感到迷茫,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年轻干部“松绑减负”,迫在眉睫。首先,要坚决破除形式主义。让年轻干部从繁琐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其次,优化基层工作分工。根据年轻干部的专业特长、能力水平,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边界,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年轻干部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中吃下“定心丸”,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干事创业。最后,关注年轻干部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交流活动,帮助年轻干部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拓宽视野,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唯有挣脱身上的“枷锁”,在基层“轻装上阵”,才能在广阔的基层天地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