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党和国家工作的最前沿,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树立正确的基层政绩观,是新时代基层干部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偏差。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追求短期效应;有的只重视上级评价,忽视群众感受;有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忽视民生改善。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某地曾投入巨资建设豪华办公楼,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破损问题视而不见,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
树立正确的基层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很好的例证,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赢得了广泛好评。这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改革,体现了正确的政绩观。
践行正确的基层政绩观,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增加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权重。要改进考核方式,注重群众评价,让群众成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参与者。同时,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挂钩,形成鲜明导向。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实干担当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只有这样,才能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作者单位:荒佃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