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赵红兴:锚定中央一号要点,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红兴  日期:3/24/2025 字体: [大][中][小]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首次亮相,为农业发展指明全新方向,成为破题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密钥。

    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指出,应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全程。在种植环节,借助传感器、卫星定位,实时监测土壤、气象信息,精准调控灌溉、施肥,实现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降低资源消耗。畜牧养殖中,智能设备自动监测牲畜状况,依数据分析优化养殖环境与饲料配方,保障畜产品质量。

    从产业视角看,农业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格局。电商打破农产品销售地域限制,偏远乡村的特色农产品借此畅销各地,附加值显著提升,带动农村电商、物流产业发展。农业与文旅跨界融合,催生出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然而,前行之路并非坦途。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网络不佳阻碍技术应用,交通不便增加物流成本。农业专业人才匮乏,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从业者素质难以契合新质生产力需求。同时,科研与生产脱节,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低,致使创新成果转化受阻。

    对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政府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是提升网络与交通条件,搭建技术应用平台。出台人才政策,鼓励高校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吸引各方人才投身农业,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科研机构与企业需紧密合作,围绕农业实际需求创新,缩短成果转化周期。农村要立足本地资源,探索特色发展模式,打造品牌。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契合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只要各方协同发力,落实文件部署,定能突破障碍,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农村大地释放磅礴力量,推动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