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汪清林区基层法院:司法建议显成效 护航企业促发展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雨朦 王聪  日期:3/24/2025 字体: [大][中][小]

    司法建议作为人民法院扩展职能、深入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了“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执行不能”现象,尤其是在企业合作中涉及的欠款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影响到社会整体利益。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局精准施策,向辖区国有企业发出极具针对性的防范涉企案件“执行不能”风险司法建议书,引起了相关单位高度关注,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准施策  筑牢风险防线

    在处理涉及企业权益的案件时,执行法官发现,由于缺乏风险预防机制和对执行保全意识的淡薄,导致申请执行的企业虽然拥有生效的法律文书,却难以实现其权益,面临“执行不能”的风险。企业在面对潜在的法律纠纷和债务危机时,由于缺乏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从而增加了损失和法律风险。为此,法院在深入调研后,向该企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价值的司法建议:一是重点构建执行风险的识别与预防机制,审慎核查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优化合同管理流程;二是灵活运用财产保全措施,积极进行诉前财产保全;三是大力提升企业法律风险的防控能力,扩大法务团队规模,完善内部追责制度。这些建议切中问题核心,为企业防范“执行不能”风险提供了清晰的规划路径。

    成效卓著  开启双赢新篇

    在接获司法建议后,该企业迅速作出反应,并予以高度重视。企业立即对合作伙伴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评估,成功构建了执行风险的识别与预防体系,并指派了专门人员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管理。此外,企业还进一步改进了合同管理流程,显著提升了法律风险的防控能力,法务团队得到了加强,内部问责制度也日趋完善。得益于司法建议的有力推动,企业不仅有效解决了合同管理中的执行风险防范问题,而且在面对潜在的法律纠纷和债务问题时,也构筑了坚固的应对基础。

   “一份建议、一份回函,法院与企业形成了‘有谏有纳’的良性互动,协同促进了相关制度完善,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企业的运营变得更加稳健,对发展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展望未来,汪清林区基层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的初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司法建议职能,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我们将为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让司法的阳光照亮企业前行的道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作者单位: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