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赵庙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为工作目标,狠抓“宣传、排查、化解、回访 ”四个环节,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效,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构建和谐稳定的辖区环境。
普法宣传到位。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为契机,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充分发挥普法宣传教育作用,通过入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让法律走进群众生活,提高群众法治意识,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并引导辖区群众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矛盾激化,切实做到在纠纷调解中普法,在普法宣传中化解矛盾纠纷。
纠纷排查到位。采取走访调查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辖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辖区动态,重点围绕家庭、邻里和经济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进行大摸底、大排查,第一时间掌握苗头性、倾向性、行动性问题,并对矛盾纠纷发展趋势进行预估,综合研判、因情施策,确保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初始、控制在基层。
化解调处到位。赵庙镇始终秉持“防范在先、发现在早、调处在小”的工作原则,精心建立矛盾纠纷台账,对隐患线索迅速进行分类、分级处理。镇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针对简单易化解的矛盾纠纷,在查明事实、固定证据后,立即开展调解工作,以高效的行动将矛盾化解于无形。面对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则深入调查,采用多元调解方式,巧妙地将情、理、法融入调解全过程,切实把矛盾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避免其演变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全力维护镇域的和谐稳定。
跟踪回访到位。按照“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回访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展矛盾纠纷跟踪回访活动,对于所有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应访尽访”要求,通过走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全时段、多层次地开展跟踪回访,密切关注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留意矛盾是否有激化迹象、纠纷是否出现转移等情况,持续巩固调解成果,真正实现“息事宁人”,有效防止矛盾纠纷出现反复、激化,引发各类不良事件,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