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卫生人口详细内容
朱抗美:在医学传承中绽放“党旗下的青春”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梦玉  日期:3/27/2025 字体: [大][中][小]

    走访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引领广大青年在跨越年代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老一辈的峥嵘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脚踏实地、善作善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奏响“青春心向党,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和声。(澎湃新闻)

    一纸药方写初心:在“大医精诚”中见党性光辉。“张氏医学讲究‘扶正祛邪’,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异曲同工。”朱抗美展示的1952年泛黄病历上,祖父张镜人以“党员专家”身份为工人免费诊疗的记录清晰可见。从解放初期的血吸虫病防治到非典时期的逆行出征,张氏医学传人始终将党旗插在医疗攻坚最前沿。这种“医道即党性”的传承,恰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当青年医师们翻阅朱抗美参与编撰的《海派中医流派诊疗规范》,看到的不仅是学术成果,更是一代代党员专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哲学。

    一根银针连古今:创新理论指引传统医学新生。在朱抗美的诊案上,智能脉诊仪与传统针灸包相映成趣。这位古稀老人带领团队开发的“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正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当年师父用扁担挑着药箱下乡,现在我们用5G技术开展远程诊疗,但‘人民至上’的理念从未改变。”面对市科技团工委青年的提问,朱抗美道出关键:党的创新理论如同中医“经络”,既需要代代相承的“气血灌注”,更要与时俱进的“通经活络”。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正是新时代青年最该领悟的“真传”。

    一盏药灯照前程:青春答卷写就时代传承。“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制,而是像中药配伍那样创造新的‘君臣佐使’。”朱抗美对市卫生健康委团委青年们的寄语发人深省。在张氏医学弟子中,有人扎根社区创建“中医智慧小屋”,有人奔赴边疆开展“沪藏中医结对”,这些新时代的“青春药方”印证着党的二十大“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深远意义。当“00后”医学生用VR技术复原张氏绝技“飞针法”时,古老医学在青春力量中焕发新生——这或许就是对“党旗下的青春”最鲜活的诠释。

    从石库门到张江实验室,从《伤寒论》到人工智能,这场初心寻访揭示的深层逻辑愈发清晰:在党的旗帜下,传统与创新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朱抗美们用毕生坚守证明,真正的传承永远饱含创新的勇气,真正的创新必然扎根传统的土壤。当科技青年在中医典籍中发现系统论思维,当医学生在老党员身上读懂“大医医国”的担当,党的二十大精神便在这代际对话中实现了最生动的“入脑入心入行”。

    黄浦江潮涌不息,党的创新理论如蒲公英的种子,正通过这样的初心寻访,飘向更多青春的心田。那些记录在病历本上的党员承诺、镌刻在针灸针上的创新密码、闪耀在实验室里的青年智慧,终将汇聚成“青春心向党,一起向未来”的壮美和声。(刘台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