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也是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的高发期。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营造文明、安全的节日氛围,延边铁路运输法院一行走进延吉市朝阳川镇东丰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节普法宣传活动,为村民送上一份实用的“法律指南” 。
绷紧森林防火弦
春季气候干燥,森林火灾隐患增大,祭祀用火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给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法官向村民讲解《森林防火条例》,明确野外用火的法律责任,引导村民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不在林区吸烟、烧纸、燃放鞭炮。倡导以鲜花祭祀、植树缅怀等方式替代传统明火祭祀,从源头上防范森林火灾。
筑牢反诈安全网
清明节期间,诈骗分子可能会利用人们祭祀时的情感需求,编造各种理由实施诈骗。法官结合常见的诈骗案例,详细讲解了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虚假祭祀服务等诈骗手段的特点和防范方法。提醒村民保持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严守出行安全关
清明期间,出行人数增多,交通安全风险加大。法官针对农村地区交通特点,向村民普及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知识,强调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提醒村民在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乘坐合规车辆,驾乘摩托车、电动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确保出行平安。
化解家庭矛盾结
清明期间,家庭成员相聚,一些家庭矛盾也容易凸显。我们以《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的规定为依据,为村民讲解了处理家庭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引导大家依法解决赡养、继承、财产分割等家庭纠纷,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此次清明节农村普法宣传活动,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营造了文明祭祀、平安过节的良好氛围。今后,我院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让法律走进群众生活,守护一方平安。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度一个安全、文明、绿色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