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昔日好友借款生纠纷 执行法官拯救“友谊小船”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聪 孙玉峰  日期:4/7/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3月26日的上午,执行局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您好,是孙法官吗?我是陈某,这些年我一直惦记着欠李某的钱,如今我终于把钱攒够了,能一次性还清,现在马上就能去取钱!”电话那头,被执行人陈某的声音满是激动与诚恳。

    回溯这起纠纷,当事人双方本是相识多年的老友,却因一场借款产生嫌隙。经法院审理后,陈某需向李某赔偿62000元,可因为诸多原因,陈某迟迟未给付李某欠款,案件随即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干警迅速行动,多次与陈某沟通调解,以法律为依据、以情理为纽带,开展了一系列沟通劝说工作。在执行干警的劝说下,陈某逐渐认识到欠钱不还的行为不仅违背道德准则,更会给自己的人生轨迹带来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不仅出行受限,个人信誉也会受到影响。这份深刻的认知,让陈某决心积极筹钱还款,先后分批次偿还了李某20000元。

    但好景不长,由于陈某短期内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其他财产,案件无奈进入终本阶段。随着时光流逝,李某以为这笔钱恐怕再也无法追回,再次找到法院工作人员,叹息道:“陈某这么久都没再提还钱的事,人也找不到,谁知道他还有没有能力偿还这笔欠款。”

    尽管李某已对收回欠款失去了信心,但是执行法官并未放弃,经多方、多次探寻被执行人陈某的下落,终于与陈某取得了联系,法官了解到陈某因执行法官的劝告,下定决心去外地打工赚钱偿还执行款,因更换手机号所以导致李某无法与其保持联系。“法官,你放心,我记得你说过的话,为了我自己的信用,为了我和李某这么长时间的情谊,我肯定会好好工作攒钱还给他!”随后,执行法官立刻与李某取得了联系并向他告知了陈某的近况“你放心,我们法院会一直和陈某保持联系,督促陈某尽快履行。”

    终于陈某打工攒够了钱,并主动联系法院,履行义务。交付当天,李某双手接过钱款,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感慨万分地说道:“感谢法院,一直惦记着我的案子,等了这么久,我以为要不回来了,现在终于踏实了,真是太感谢执行法官了。”

    在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干警的全力配合下,被执行人陈某将剩余的 42000元案件款一次性付清,至此,这起长达7年的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起案件的执行,只是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执行工作中的一个缩影。面对疑难复杂案件,执行干警始终坚守司法为民初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打破执行困境,让公平正义体现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下一步,汪清林区基层法院将持续发力,以更实作风、更严举措、更高标准加大执行力度,积极破解涉各个领域“执行难”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作者单位:汪清林区基层法院 执行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