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冯冰烨:从“水土不服”到“落地生根”为年轻干部搭台赋能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冯冰烨  日期:4/18/2025 字体: [大][中][小]

   “自找苦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更是年轻干部破解基层“水土不服”的关键路径。当年轻干部初入基层,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多样的群众诉求,难免会产生种种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自找苦吃”,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更是磨砺自我、提升能力的重要方式。

    基层环境与年轻干部熟悉的校园、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作节奏快、任务重。年轻干部想要破解“水土不服”,就得主动投身艰苦环境,在生活上“找苦吃”。住到村里,与群众同屋而居,体验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艰辛,才能真切感受群众的冷暖。参与农事劳作,在春耕秋收中挥洒汗水,才能明白农业生产的不易。只有在生活中适应了“苦”,才能在心理上真正扎根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消除因环境差异带来的陌生感与距离感。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从政策宣传落实到矛盾纠纷调解,从产业发展谋划到民生保障服务,每一项工作都考验着年轻干部的能力。年轻干部要在工作上“找苦吃”,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面对棘手的信访问题,不推诿、不退缩,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在反复沟通协调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参与重大项目推进,面对土地征收、施工阻碍等难题,在攻坚克难中锤炼组织协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通过在工作中“自找苦吃”,不断在实践中摔打、磨砺,年轻干部才能快速成长,逐渐克服工作能力不足导致的“水土不服”。

    在基层,没有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年轻干部要在作风上“找苦吃”,摒弃浮躁之气,涵养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走出办公室,多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走访调研,脚沾泥土、身入群众,掌握最真实的社情民意,不做表面文章。面对名利诱惑,保持清醒头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苦行僧”般的自律,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只有在作风上经受住“苦”的考验,年轻干部才能在基层站稳脚跟,避免因作风不实陷入“水土不服”的困境。

    破解“水土不服”,年轻干部需“自找苦吃”。在生活、工作、作风的磨砺中,年轻干部定能褪去青涩,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基层广阔天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乡村振兴、基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辛集市新城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暂时没有内容!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