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组织部门要着力解决“一乱三不为”问题,推动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引导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
拓宽视野“选”,多渠道“选优苗子”。聚焦政治标准精挑。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设置指标,采取个人“查”、群众“测”、领导“评”、考察“议”、组织“诊”五个程序,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防范“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袭的抵抗力,确保选拔出政治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聚焦结构梯次细选。着眼现实需求与长远规划,畅通干部选拔渠道,通过公务员例行考录、选调生招录、五方面人员选拔等渠道,疏浚“源头活水”。运用平时考核、谈心谈话、干部考察等方式聚焦干部工作实绩和能力特长,分层分类建立干部人才信息库,保证领导班子配备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聚焦基层一线甄选。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急难险重一线选人用人导向,常态化开展“敢担当、善作为”干部调研,有计划、有步骤地挑选储备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干部。
加强支持鼓励,持续关心关爱,替干部“兜住底”。要对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干部持续给予关心关爱,旗帜鲜明为其撑腰鼓劲,让他们有信心、有底气大胆干事、冲锋在前。探索就有可能出现失误。要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科学界错、合理容错、及时纠错,为锐意改革者“开绿灯”,为实干肯干者“兜住底”,让干部摒弃“多干多错、少做少错”的畏难心态。要用好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机制,畅通干部意见表达、问题反映渠道,有效帮助干部解决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困难,真正让他们打消顾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进而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开拓奋进。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出台系列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政策文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强化正向激励,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措施,在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创新考评奖惩手段、落实关心关爱举措、大力选树先进典型等方面持续升温加码,促进干部竞相作为,实干担当。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帮扶工作队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校准干部评价使用的标尺准绳,让干得好的出新出彩,让“躺平式”干部无处可躺。建立健全一线考察、多维识才工作机制,完善干部日常分析研判,常态化开展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真正把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骅西街道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