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助力春耕生产,5月14日,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干警前往吉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开展“护农案款集中发放”活动。此次活动特意选在阴雨天气,既避免耽误农民春耕,也体现了法院对农业生产规律的尊重与关怀。 本案系一起因种子质量问题引发的种植回收合同纠纷,59户农民种植的玉米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一审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损失一百余万元,但二审过程中,法官深入阅卷后发现,种子质量缺陷确系主因,而企业因未如期回收玉米且前期投入巨大,经营已陷入困境,账户资金枯竭。若该案按原有程序进入强制执行,农户权益兑现恐将遥遥无期。为此,承办法官秉持"调解优先、实质解纷"原则,以破冰之姿展开调解:一方面,多次约谈企业负责人,敦促其直面责任,通过变卖资产、多方借贷筹措资金;另一方面,走访农户释法明理、疏导情绪,引导其在司法鉴定机构核定的损失基础上,扣除玉米残值合理让步。经几轮调解,双方最终达成阶梯式赔付方案,即企业先行赔付59户50余万元,剩余50余万元由负责人以个人房产抵押贷款,一个月内付清。至此,这场"农民揪心、企业焦心"的纠纷,在法院的温情斡旋下实现双赢。 活动当日,法院干警向59名农户逐一发放赔偿款项,并耐心解答法律疑问。农户们纷纷表示:“本以为官司要拖到秋收,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帮我们拿到钱,感谢法院,感谢法官!”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感谢法官组织调解工作,帮助企业化解纠纷,解决实际困难。”赔偿款发放完毕后,农户代表为法官送上锦旗进一步表达感谢之情。此次活动不仅及时兑现了种植户的赔偿款,更以“法律+温情”的双重保障,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 民生连着民心,春耕关乎万家。本案中,59户农民因种子质量问题陷入“种地无收、生计堪忧”的困境,直接威胁家庭基本生活与农村社会稳定。长铁中院审理此类案件始终以“保民生、护根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二审调解快速打通赔偿通道,确保“救命钱”精准直达农户手中。这笔款项不仅用于弥补损失,更将化作春耕“及时雨”,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以“一案护百生”的担当,守住农民“粮袋子”“钱袋子”。
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将以此案办理为契机,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聚焦农民急难愁盼,以法治力量护航农业生产,让司法救济成为民生保障的“安全网”,为乡村振兴筑起“人心稳、社会安”的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