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李婉荔:群众“心上事”就是干部“上心事”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婉荔  日期:5/23/2025 字体: [大][中][小]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古往今来,为官者当以民为本,把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在新时代,群众“心上事”就是干部“上心事”,这不仅是一种工作理念,更是干部应尽的责任与担当,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群众“心上事”,是生活的点滴诉求。它可能是社区里一条坑洼不平的道路,让居民出行不便;可能是农村地区孩子上学路途遥远,缺乏安全的校车接送;也可能是独居老人在生活中无人照料,面临诸多生活难题。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群众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困扰,是他们心中的“大事”。干部只有将这些“心上事”当作自己的“上心事”,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把群众“心上事”当作“上心事”,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干部作为党的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肩负着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只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帮助他们发展产业、改善生活条件,最终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把群众“心上事”当作“上心事”的深刻内涵,践行了党的初心使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干部没有真正将群众“心上事”放在心上。他们对群众的需求视而不见,对群众的诉求敷衍了事,工作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比如,在一些地方,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干部却以各种理由推诿扯皮;在一些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态度冷漠,办事效率低下,让群众“跑断腿”“磨破嘴”。这些问题都反映出部分干部缺乏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

    要让群众“心上事”真正成为干部“上心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真正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其次,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干部的考核和监督。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先进典型,激励更多的干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形成全社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良好风尚。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心上事”就是干部“上心事”,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期盼。广大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群众的每一件“心上事”都当作自己的“上心事”来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