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文教科技详细内容
廖卫芳:教师不赴谢师宴应成为一道“禁令”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6/26/2025 字体: [大][中][小]

    眼下,全国各地已陆续公布了2025年高考成绩及录取分数线。那些成绩较好、上了线即将“走进大学校门”的考生及家长,便开始准备“谢师宴”了。尽管许多地区出台了禁止搞“谢师宴”的通知或规定,但考生和家长还是想对老师几年来对自己的付出表达一下感激之情。(6月26日《大河网》)

    眼下,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出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便纷纷开始在大小酒店里摆起了“谢师宴”,以示对老师多年辛勤付出的感谢。而一些老师也十分自然地接受邀请,三五成群地赶往酒店赴谢师宴。但笔者不禁想问: “谢师”难道只能在“酒席上”吗?

    不知从何时起,每年高考结束后,“谢师宴”便会粉墨登场。诚然,子女在高考中考出了好成绩,这和教师的悉心指教是分不开的。作为学生和家长,希望能对教师有所报答,此乃情理之中的事。

    但笔者以为,教师参加“谢师宴”至少存有三大问题:其一,“宴师风”说到底也是一股“吃喝风”。教师十多人围坐在大酒店里大吃大喝,这与师德师风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其二,教师接受宴请,既有损自身形象,也会玷污师生之情。其三,宴师之风的盛行、滋长和蔓延,会直接导致学生家庭间的相互攀比,使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家长欲罢不能,成了学生家庭的一大负担。

    众所周知,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对教师而言,学生能个个成才,便是教师最大的愿望和安慰。因此,笔者以为,只要我们家长教育子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便是对教师最大的报答,而大可不必“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大摆“谢师宴”。同样,作为教师,也应自尊、自爱,学会婉绝学生和家长的宴请。如此,“宴师”之风也就刮不起来了。

    此前,已有多地明确禁止教师参加“谢师宴”,这既是一种提醒,更是一道“禁令”。相信,有了这道“禁令”,不仅学生和家长不用再为是否要大摆“谢师宴”而犹豫不决了,而且教师也可理直气壮地拒绝“赴宴”了。

    其实,“谢师”的方式有很多。我们不妨倡导以简朴、节俭、文明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感激之情,通过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张贺卡、一句问候等健康、文明、便捷的方式来表达对教师的谢意,笔者以为,这远比一顿饭更有积极意义。

    但愿教师不赴“谢师宴”既能成为一种自觉,又能成为一道“禁令”,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尊师重教氛围。(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