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敦煌,骄阳似火,地表温度直逼40度。14时许,一场因补胎引发的意外,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来自陕西的曹姓奔驰车主在寻求仲师傅补胎服务时,车侧踏板部件不慎被千斤顶顶坏。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双方因赔偿问题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
危急时刻,敦煌市公安局党河派出所的民辅警迅速抵达现场。他们深知,在这旅游旺季,每一起纠纷的妥善处理,都关乎着游客对敦煌的印象,更关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民警没有简单地“公事公办”,而是以“主动警务、旅游警务、预防警务”的理念为指引,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既理解车主爱车受损的心疼,也体谅修理师傅意外发生后的无奈。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民警从法律、人情、旅游体验等多个角度分析,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
这场看似普通的纠纷调解,实则意义深远。它不仅是敦煌旅游警务高效服务的缩影,更展现了“主动警务”理念下,基层民警对游客需求的快速响应和精准服务。同时,“预防警务”的价值也得以体现——通过及时调解,避免了矛盾升级,为游客营造了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
丝路漫漫,驼铃声远。如今,敦煌民警用他们的智慧与温情,在这条千年古道上续写着新的故事。他们的每一次调解、每一次服务,都如同沙漠中的清泉,滋润着游客的心田,也为文明旅游注入了新的内涵。相信在“主动警务、旅游警务、预防警务”的护航下,敦煌将以更温暖、更文明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