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法院调解室内,空气凝滞如铁。71岁的颜老太手腕处X光片上那排冰冷钢钉的影像,无声悬在众人心头;肇事者汪某攥紧的手心里全是汗,反复念叨“真拿不出更多了”;汪某车辆交强险保险公司代表眉头紧锁,笔尖在赔偿清单上反复划动——三方对峙,赔偿金额的巨大鸿沟如同不可逾越的深渊。
回溯到去年十月那个清晨,汪某驾车在马路上行驶,撞倒了横穿马路的颜老太,事故认定汪某负全责。颜老太伤势严重,在县级医院初步处理后,颜老太被紧急送往长春医院手术。经过十七天住院治疗,又经鉴定中心鉴定,颜老太手腕功能丧失超25%,构成十级伤残。更令人揪心的是,医生明确告知,因年事已高,植入手腕固定骨骼的那排钢钉将伴随颜老太余生。医疗费层层叠加,远超交强险医疗费1.8万元限额,颜老太自行垫付的三万余元医疗费,如同巨石压在三方谈判桌上。
调解进程如履薄冰,在没有商业保险托底的情况下,每一项赔偿都重重的砸在肇事者汪某心上。颜老太方面提出的赔偿数额包含了诸多费用,法官没有简单否定,而是拿出单据和计算器,逐项核对,耐心解释法律支持的边界,老人家属眼神中的对抗逐渐软化为理解。另一边,汪某与汪某的交强险保险公司对误工费金额提出尖锐质疑:“颜老太都七十多岁了,还有劳动能力吗?”法官未回避,出示了村委会出具的证明及老人实际参与家庭劳作的证据材料,在法与理的框架下,为三方调解到满意且合理的误工费数额。而汪某的困境最为直接,仅有交强险傍身,面对远超保险限额的赔偿,他脸色灰败,坦言数额太大、自身经济条件困难。法官敏锐捕捉到颜老太一方希望尽快获得赔偿的迫切意愿,将“快速赔付”作为突破口,引导三方在金额上达成一致。
法官在“不可能”的僵局中抽丝剥茧,寻到那根微光的线头:颜老太方盼钱救急,汪某困于现金短缺。法官于是向老人家属坦诚剖析汪某经济现状,又对汪某言明尽快履行的责任,更向保险公司强调足额及时理赔的必要性。几个回合下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颜老太一方同意适度降低总金额,汪某承诺砸锅卖铁一定在二十天内凑齐赔款,保险公司亦不再异议。三方最终落笔签字,纠缠数月的纷争,在二十天付款承诺里尘埃落定。
钢钉永久地留在了老人的腕骨中,成为那次街头邂逅无法磨灭的印记。而此案最终穿透赔偿数字的坚硬外壳,揭示出仅有交强险的致命脆弱性。汪某的困境极具代表性——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仅1.8万元,在颜老太数万元医疗费面前如同纸盾牌。此案足以为所有驾驶人敲响警钟。商业三者险绝非可有可无的“额外支出”,而是关键时刻守护家庭财务安全的“千斤顶”。省下几百元保费,可能意味着事故后个人及家庭陷入倾覆之险,也让伤者的救治之路雪上加霜。
法官说法:近年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中,涉及老年人的比例呈令人忧心的上升趋势,且损伤往往格外严重。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反应速度、行动灵活性下降,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这更告诉大家,家庭关爱需落到实处,子女晚辈平日要多提醒,反复叮嘱:过马路千万不能急,务必走斑马线,看好信号灯。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这是对自己生命最大的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对于司机来说,一份足额商业险,是在意外深渊前,为他人与自己架起一道救生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