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各地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已成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村办企业普遍面临合同纠纷、劳务风险、产权不清等“成长的烦恼”。为破解这些难题,玉门市司法局玉门镇司法所主动作为,精准施策,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法治举措,为村办企业穿上坚实的“法治护甲”,助力其在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法治体检”防风险,为企业精准“把脉开方”
“多亏了司法所的同志帮我们审查了这份采购合同,避免了一个大坑!”玉门镇南门村滴灌带厂的负责人李老板拿着新修订的合同,感慨不已。此前,他正准备签署一份金额不小的供销合同,镇司法所在例行“法治体检”中,发现了合同中模糊的责任条款和潜在的违约风险,及时提出了修改建议。
玉门市司法局玉门镇司法所通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组建由法律顾问、司法行政人员组成的专业服务团,定期深入各村办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专项活动。通过审查规章制度、查验合同文件、访谈企业员工等方式,全面评估企业从设立到生产、从管理到销售各环节的法律风险,针对发现问题出具“诊断报告”和“法律处方”,帮助企业健全治理结构,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法治课堂”提素能,为企业注入“法治基因”
“以前觉得法律条文的门槛很高,离我们很远。现在听了法律顾问的讲解才明白,依法经营才是企业最硬的‘铠甲’。”代家滩水溶肥厂工作人员小董在听完法律顾问的普法宣传后深有体会。
针对村办企业负责人和员工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痛点,玉门市司法局玉门镇司法所开创“订单式”普法模式。广泛征集企业需求,围绕《民法典》《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生动的案例,讲解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责任、劳动争议处理等知识,全面提升村办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治素养,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绿色通道”解纠纷,为企业畅通“维权路径”
当纠纷不可避免地发生时,高效、便捷的解决渠道至关重要。积极构建涉村办企业纠纷调解“绿色通道”,整合人员调解员、法律明白人、镇村工作人员等多方调解力量,优先受理、快速调解涉及村办企业的合同、劳务、债务等纠纷,最大限度降低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同时,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协调法律顾问为村办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并鼓励其员工和负责人积极学法用法,切实打通村办企业维权路径“最后一公里”。
穿上“法治护甲”的村办企业,发展底气更足,步伐更加稳健。如今,玉门镇东渠村粮食烘干厂、代家滩水溶肥厂等竞争力强的村办企业正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茁壮成长,成为强村富民的坚实支柱。法治,正以其强大的力量,为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点亮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作者单位:玉门镇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