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曹晓颖:青年干部于实干中跨越基层“浪浪山”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曹晓颖  日期:10/13/2025 字体: [大][中][小]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一句“我想离开浪浪山”的台词引发无数青年共鸣。“浪浪山”,它是电影中那只小猪妖渴望翻越的藩篱,更是现实中无数青年干部初入基层时,所面对的那座由艰苦环境、复杂矛盾与理想现实落差构筑的“无形之山”。青年干部跨越“浪浪山”绝非绕行、逃离,而是以实干获得成长,通过一步一印的丈量、一门一户的走访,一言一行的问候,融入群众,向下扎根,真正领略“山顶”的辽阔风光。

    跨越基层“浪浪山”,以“愿实干”的信念铸就扎根之锚,破除“心中之山”。青年干部怀揣理想抱负走向基层,常常会由于环境艰苦、事物繁杂、方言难懂等形成现实与预期的落差感,久而久之,这便会在心中成为一座“浪浪山”。这座山容易让人心生退却、困惑乃至挫败,它并非真实存在,却足以摇动信念的根基。而要越过这座山,最要紧的是领悟“根深才能叶茂”的道理。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国情民情的“源头活水”。青年干部唯有俯下身去,真正融入群众之间,才能真正理解国家政策,读懂民心所向。一位位校园里的高材生操着土话方言与老乡炕头拉家常;一句句会议室里的高谈阔论变成灶台旁的嘘寒问暖;一声声键盘上的哒哒声变成田间农具的碰撞声,唯有如此,青年干部才能破除“心灵之山”,真切体悟基层中包含的沉甸甸民生份量。

    跨越“浪浪山”,重在以“能实干”的本领锻造攻坚之刃,凿穿“困难之山”。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矛盾问题的聚集,发展滞后的瓶颈、利益纠葛的纷争让基层成为一座坚实的“困难之山”。而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需求,处于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因此空有热情而无方法,难免碰壁受阻。“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青年干部必须要在矛盾难题中梳理千头万绪,在落实政策中真抓实干。从协调村务、调解纠纷,到推动产业、处置急情,每一次实战都是对思维、意志与能力的淬炼。正是这些繁杂琐碎的磨砺,让青年干部在摔打碰壁中加速成长,不断锤炼群众工作能力、改革攻坚能力与应急应变能力,最终凿穿“困难之山”,开辟前行之路。

    跨越“浪浪山”,贵在以“恒实干”的执着砥砺奋进之志,翻越“岁月之山”。跨越基层“浪浪山”的考验,不仅难在陡峭的高度,更在于其绵延的长度,它是一座需要时间与耐力去翻越的“岁月之山”。青年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积极转变心态,真正沉下身去、静下心来,在艰苦条件中锤炼党性,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中收获快乐,在锲而不舍的执着奋斗中将实干进行到底。唯有如此,才能在时间的积淀中收获成长的馈赠,最终成功翻越那座考验韧性与定力的“岁月之山”,成就一番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事业。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浪浪山”是考验,更是机遇;是屏障,更是阶梯。这座无形之山静静屹立于每一位青年干部的成长征途,唯有以“愿实干”的初心把准方向,以“能实干”的锐气冲破阻碍,以“恒实干”的坚韧行稳致远,方能将其跨越,不断攀登人生与事业的新高峰,最终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作者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小王庄镇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