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不能为了自己的急功近利忘了尊祖敬宗。只有在尊祖敬宗中积德行善,才能用真心诚意与人为善;只有在尊祖敬宗中传承敬老尊老传统美德,我们才能在叶落归根中传宗接代,后继有人;只有在尊祖敬宗中发自内心感恩,我们才能在代代相传中造福子孙后代;只有在尊祖敬宗中用行动做出榜样,我们才能在言传身教中拥有触景生情的藕断丝连亲情惦念;只有在寻根问祖中继承发扬光大,我们才会拥有绵延不绝的优良家风;只有在为人师表中代代相传,我们才能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拥有根深蒂固的文化自信。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已进入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随着生活与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市场经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我们不能一直以忙为借口,忘了已经逝去的爹和娘。而且,更不应该把祖宗和我们没关系当成理所当然。尊祖敬宗,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只要我们少吸一盒烟,少喝一杯酒,少去一次游山玩水的旅游,就足够让我们去尊祖敬宗了。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真心诚意,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只想让自己尽情享受荣华富贵。
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他能用真心诚意去爱自己身边的人吗?一个不懂得尊祖敬宗的人,他能在与人为善中没有私心杂念吗?不会的。即便有,他们也是另有想法的。如果不是为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又怎么能与人为善?只有没有私心杂念的爱,与人为善才能发自于内心,而不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只有用永不变色的亲情和友情与人为善,大大小小的爱心才是纯洁而又晶莹剔透的爱,而绝不是隐藏着卑鄙龌龊的虚伪之爱;只有在无怨无悔和问心无愧中热爱父母和自己的家人,我们的爱才是不添加任何欲望的爱;只有在尊祖敬宗中净化我们的心灵,我们才能懂得如何锤炼爱的责任与义务。
不要把祭奠自己的父母当成封建迷信和形式主义,不要把尊祖敬宗当成封建迷信和思想僵化,不要把数典忘祖当成时尚中的荣耀,不要把不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当成无所谓,不要把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哪里当成毫无关系和痛痒,不要把今天自己的幸福安康生活当成理所当然。如果没有父母和祖宗积德行善中的长期积累,我们恐怕什么都不是;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不但没有现在舒适的幸福生活,我们更不会来到这个世上,并见到现在所有的一切。只有在现实中把简单的事情想清楚,想透彻,我们才能在尊祖敬宗中做出正确选择。
不管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还是全国各地习俗不同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或者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和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情去祭奠已经去世的父母和祖宗。只要不是在履行忠孝两难全的国家大事,我们就不要以种种借口不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只有在忠和孝中做出正确选择,我们才不会把忙和顾不上,以及路途远当成遮羞布;只有发自内心去传承忠和孝,我们才能在感恩中问心无愧;只有在代代相传中重视言传身教,尊祖敬宗的传统文化才能在继承中发扬光大,我们才不会把文化自信停留在口头上。因为,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方方面面的积淀,而不是单纯的。只有在全面传承中坚守,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人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