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典范 → 详细介绍
  曹文华,现任大兴安岭地区纪委常委,原漠河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71年,17岁的她作为知青,从内蒙古来到“高寒禁区”漠河参加开发建设。

  36年弹指一挥间,昔日荒野莽林的北疆边陲漠河,如今已成为旅游重镇。离开4个多月,曹文华回到漠河。一切是那样熟悉,亲切……

  官身不由己 执纪不由情

  漠河的纪委书记可不好当。这个城区只有3万人口、步行半小时即可穿越的小县城,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的,基本都是亲朋好友。人情网,剪不断理还乱。面对当年一起睡帐篷、喝雪水的同事及其亲友子女,纪委书记曹文华真能做到铁面无私吗?

  1997年,刚就任纪委书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陆续有20多封举报县公路管理部门领导王某的信件投向纪检委。王某过去是曹文华的老部下,王某仅副科级以上亲属就有18人。

  调查组刚一成立,“说客”即纷至沓来。王某的妻子甚至带着厚厚一沓钱亲自登门。曹文华没等她把钱掏出来就给顶了回去:“老王没问题谁都不用找,有问题找谁都没用!”

  经过专案组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终于查明了王某存在非法占有公款等违纪事实,涉案3人,涉案金额达76万元。王某受到了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开弓没有回头箭。任纪委书记9年间,曹文华处理202起案件,处理违法违纪人员234人,其中副科级干部有114人。很多不理解的人从此与她形同陌路,诬陷、诽谤、谩骂甚至人格侮辱,接踵而至。实在撑不住了,曹文华就躲在家里大哭一场,哭完了,又抖擞精神投入新的工作。

  用权惟公道 防腐警在前

  如何用好手中的权力,这是纪委书记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客观公道办案、教育挽救干部成为曹文华在纪委书记任上的座右铭。

  2001年,漠河县纪委一次查处了8名违纪木材检验员,涉案木材1640立方米,涉案金额46万元。案件在漠河引起强烈震撼。森林是大兴安岭深处的漠河人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看着年轻的检验员自毁前程,曹文华意识到,必须把完善木材流通领域的监督机制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制定木材管理规章制度,有效扼制了此类违法违纪行为。

  “以前是人钻制度的空子,现在是制度约束人。”漠河西林吉贮木场副场长谢春淼介绍,以前每年都有至少七八个检验员因装车“放水”而受处理,而现在制度健全后,“两年来,没有再处理过一个检验员。”

  通过工作中的实践摸索,曹文华所在的漠河县纪委形成了“三个在前,三个从严”的工作思路:通过“苗头性问题早打招呼提醒在前,倾向性问题研究措施防范在前,普遍性问题健全制度约束在前”,对党员干部“从严要求、从严规范、从严监督”,在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中力求未雨绸缪。

  在漠河县,很多及时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党员干部“迷途知返”,有的还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重新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并得到了提拔重用。

  正人先正己 廉则吏不欺

  打铁还须自身硬,曹文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不含糊。

  贾玉清帮老姨曹文华家料理家务十来年,姨俩处得娘俩似的,但小贾从来不敢在她面前谈找工作的事。“就是换了别人,处了十来年,也能给安排个工作呀!”小贾虽然心里委屈,但听到别人夸老姨是“为民办事的好官”,她又特别开心。

  都说是亲三分向,曹文华却是个例外。二哥和四姐夫因为没有正式工作,60多岁的人了还靠冬天在街上承包扫雪、夏天给人打短工过日子。女儿杨琼大专毕业时,很想回到曹文华身边工作,但她不愿以权为女儿谋职,女儿至今仍在外地工作。

  去年,女儿结婚时,真想和别家姑娘一样风风光光地出嫁,曹文华怕造成不好的影响,就瞒着亲友,花3000元钱在哈尔滨租了台客车,把孩子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婆家,悄悄给两个孩子办了终身大事。

  漠河县纪委的曹国范至今还记得,4年前她是参加县里的“廉政之声”演讲比赛时被曹文华相中的。再看纪委其他干部,开百荣、王莉、梁世林……真的是“唯才是举”,没有一个走后门进来的。在纪委,他们处得像一家人,而曹文华则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