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典范 → 详细介绍
扎根群众浇灌平安之花——记陕西省安康市优秀社区民警邓良义

  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骆家庄,居民有了矛盾、有了纠纷、有了困难,大多会想到同一个人——社区民警邓良义,甚至有了喜事,也希望与他来分享。

  许多居民说,邓良义的责任心换来了“好人缘”,也把一个“复杂社区”变成了“安宁社区”。

  与社区居民双向熟悉率达到90%以上

  1987年,邓良义从部队转业到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工作。2000年4月,他被安排到新城派出所辖区的骆家庄担任社区民警。

  骆家庄过去是城乡接合部的蔬菜生产区,1983年安康特大洪灾后重建为开放型的“城中村”。随着城市发展,骆家庄成为全市的商业中心,加上许多失地农民靠房屋出租为业,是扒窃、抢劫案件的多发地,“拎包的多、入室盗窃的多、群众的纠纷多”。直到2000年,社区没有门牌号,住户没有登记表,人口多少说不清。

  邓良义说:“刚来的时候,我对骆家庄的情况一头雾水,便决定首先挨家挨户登记信息,摸清底子。”

  可是,因为治安状况不佳,老百姓对政府、对警察多有怨言,邓良义走访登记社情充满了辛酸委屈。

  2001年的一个晚上,邓良义第一次来到居民曹中花家登记房客。曹中花听说他是警察,就喊道:“你不去破案,晚上跑我家里干什么?”第二天晚上,邓良义又一次敲响了曹中花的家门,对方仍然不开门,还说:“我家盖的房子,愿让谁住就让谁住,你管得着吗?”

  隔了几天,邓良义第三次来到曹中花家,耐心地说:“我是按规定登记流动人口的,如果我执法有问题,你可以去告我。我今天就是等一天,也要把情况登记清楚。”

  邓良义还向围观群众解释政策:“我登记暂住人口不收费。”他的耐心和真诚最终感动了曹中花,还影响了许多人。

  为了方便群众,邓良义采取“群众外出我巡防,群众休息我上岗”的方法登记人口。遇到上班族,他就选择节假日、中午和晚上;群众不在家时,他就向其邻居了解情况。

  时间一长,邓良义了解了区情,也熟悉了群众。

  经邓良义全面了解,骆家庄共有2779户,7456名常住人口,1300多名暂住人口,225户公私房出租户,78栋零散楼。邓良义还为225户出租户统一制钉了门牌号。近7年来,邓良义平均每家都去过5次以上,和群众双向熟悉率达到90%以上。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