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卫生人口详细内容
检验技师毛得斌:与新冠肺炎病毒面对面较量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  日期:2020/3/23 字体: [大][中][小]

    2月26日11时,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学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毛得斌和同事做完了最后一例疑似病人的标本。之后,忙于下班前的一系列精细准备工作。

    他们拿起喷壶,对当天做完的4份隔离病区标本进行严密的消毒。然后,他们脱掉厚重的防护用品并用两层黄色垃圾袋装好,送到消毒区进行高压灭活处理。最后,来到换衣间,脱掉手术衣,洗手。整个过程,用了约一个小时。

    “终于可以回家了!”毛得斌松了口气。

    46岁的毛得斌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当检验技师有23年多时间了,曾经历过“非典”,这因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与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在2019年初毛得斌就被医院派驻到市第三人民医院(简称:三院)检验科担任科室负责人。在三院期间,他带领科室人员参与完成耗时大半年时间的实验室扩建、改造和业务指导工作。

    今年初,当这场气势磅礴、艰苦卓绝的抗“疫”战斗打响时,他第一个主动站出来,率先进驻病区。1月20日,全市进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毛得斌当天除了完成科室日常工作外,还积极与同事们一同打扫负压病房、搬运物资,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为迎接新冠肺炎患者做充分的事前准备。1月21日凌晨三时,三院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由于三院既没有物流系统和独立新冠实验室,隔离病房又没有传递窗,标本都需要检验技师亲自进去收取,这就需与病人近距离接触,与病毒面对面较量。于是,“疫情就是命令”,毛得斌无悔地踏上了奔向火线的征途。如他所说:“科里的年轻人多,我先去接收标本吧,把程序走一遍,把前期工作做好,后来的人开展工作能更顺利一些。”面对险境他挺身而上,迈出了一个最美的逆行弧线。

    进入充斥着浓浓消毒水的实验室中,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高强度的操作,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护目镜也挂满了雾珠,模糊了视线。有时,他不得不偏着头从护目镜的缝隙里观察操作。虽然如此,但是他知道必须谨慎。为了节省防护服,毛得斌穿着防护服期间不吃不喝,甚至晚上为防有新病人来要随时检测标本,他都能一直坚守到凌晨一点多才敢离开污染区,那段在实验室里呆上五六个小时的日子,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已被打乱。 

    2月26日是毛得斌面对面与新型冠状病毒标本检测的第39天。这39天日与夜里,他天天都要进入实验室,期间做了数不清的标本,除了核酸监测在市疾控中心做外,每个病人一般得做两次血常规、生化、肝功、血气、凝血功能、PCT、CRP、血沉、输血前八项等等。这看似平常工作的背后,他却执着地守护着;看似平淡的坚守,却始终坚持那份不忘初心的医者责任和守护群众健康的信念,默默坚守在“疫”区一线。

    毛得斌(右一)在改建后的三院实验室

    毛得斌有一儿一女,虽然春节期间爸爸不能陪在他们身边,但是孩子们很懂事,抽空就会和他视频聊天,儿女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为父亲加油鼓劲。

    前线的医护人员每轮完一次班为了避免感染后传给家人,他们会呆在特定的地方自行隔离14天,而检验科由于人手少,只能在医院“隔离”,白天还得正常上班,晚上在值班室休息,真正做到“全天候”上班制。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终于历尽39天,于3月1日解除隔离期的那天,毛得斌回到温暖的家与家人团聚了。(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文/张琼之  摄/毛得斌提供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