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文教科技详细内容
刘玲:还原教育本质,消除教育焦虑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玲  日期:2021/2/20 字体: [大][中][小]

    近日网上出现了一则11岁女孩作业未写完与母亲起争执跳楼身亡的新闻,众人叹息。而去年,深圳13岁男孩因未完成寒假作业跳楼自杀,常州9岁女孩因作文被批跳楼自杀,武汉14岁男孩被妈妈掌掴后跳楼身亡,上海17岁男孩被妈妈训斥后从车上窜出跳桥身亡......近几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自杀率不断飙升。这让我们不禁质疑:这个社会怎么了?这些孩子怎么了?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类似的悲剧?这些悲剧向我们诉说了什么?如何有效阻止悲剧重演?......萦绕在我们心头的疑问,已成为了社会共性问题,亟需我们冷静、严肃、认真对待,并共同寻找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当今的教育出了问题。何为教育?教育即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教导启发。简言之为教化、培育人才,它不单是狭义的学校教育,还包含广义的家庭、社会、人生教育。但随着时代发展,竞争激烈,如今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导向都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偏颇。如何还原教育本质,消除教育焦虑,增进师生关系,改善亲子关系,创造阳光积极的社会教育大环境,更是当务之急。对此,笔者有以下观点:

    一、固本强基,德育为首,还原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的高低,不是金钱的多少,不是地位的高下,不是名声的大小。教育的外在表现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的内在本质是打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教育不仅只是教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德行为个人成长之本,国家强盛之基。父母、老师应共同坚守德育优先原则,还原教育的本质。家校需联合,从幼年、童年阶段为孩子们打牢道德基础,看重孩子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贯彻个人品行修养高低胜过分数高低原则,并能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引导孩子在思想上认识到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二、智慧相助,温暖相伴,消除教育焦虑。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老师考核评比的制度,让教育从轻松欢乐的氛围转向了焦虑紧张的形势。五花八门的辅导班,分门别类的知识竞赛,浩如烟海的假期作业,给孩子们增加了心理压力,消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逐渐疏远。作为父母、老师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做一块高效能、能持续发电的蓄电池。引导孩子热爱学习,辅助他们知识技能的提升,在智慧方面给予助力。更要用温暖、平和的心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让孩子在轻松、阳光的环境下爱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教育的目的则水到渠成。

    三.政策引导,去除功利,改善教育大环境。

    教育大环境即是国家对于教育颁布的一些政策,社会导向对于教育产生的一些影响。教育本身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慰藉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心智。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拜金思想、利己主义不是教育的初衷。人人向善,人人好学是教育的出发点。政府应制定相关教育政策,号召人们重视品德修养,去处功利思想。引领社会树立正确教育导向:成绩并非一切,品德修养优先。将全社会营造为德行为首,技能相辅的良性循环的大环境。

    让教育还原本质,让教育回归本位,让教育重焕光辉,应成为当下重要课题。践行德育观念,消除焦虑感受,筑牢心理防线,提高人生认知,为子孙后代矫正当下教育偏差,树立长远教育目标,找寻完美教育答案而不懈努力,永不停止。(河北沧县刘家庙乡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