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林夕:名校不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林夕  日期:2021/11/9 字体: [大][中][小]

    唐尚珺是一位出生在广西农村的80后,从2009年开始,他瞒着家人复读了七年,直到2016年以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这时,父亲查出肺癌晚期。和家人坦白后,唐尚珺带着父母去了北京,之后入学“报到”。所有人都以为,他终于上岸了——现实是,他又回去复读了,直到今年,33岁的他,第13次参加高考。

    复读十二年的唐尚珺未必很了解清华的各个专业,埋头苦读十二年的他也未必有机会思考自己的兴趣特长与清华的研究方向是否匹配,甚至很难冷静自问倘若有天从清华毕业,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该如何定义。他将自己的人生圈定在清华园,以能否考上清华来衡量自己的人生成败。不过这一切并非全是唐尚珺的过错。

    无论是每年高考后各个学校纷纷公布的一本率,还是企业招聘上白纸黑字的“985毕业生优先”,亦或是网络上散布着“清北瞧不起985,985瞧不起211,211瞧不起一本”一类调侃的学历鄙视链,都让整个社会被卷入名校情结和教育焦虑的浪潮中。

    其实在我国唯名校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尽管考试目前来看诚然是选拔人才较为公平的方式,但物极必反,当单一的考试方式成为衡量多元化个体能力的唯一标尺时,既不够科学,也缺少价值理性,读书也沦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从而导致整个出现社会崇拜高分,吹捧状元等畸形现象,甚至这些现象变得顺理成章。

    要想彻底摆脱名校情结对学生的压制,最好还是要在教育体制上动真格。高考应该存在,但可以以更多元的方式存在,如近年把一刀切的“文理科”改革成允许学生从文理科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参加考试,无疑就是对多元发展的一种包容,但是还可以更多元,更细分。接下来该在用人体制方面下功夫,比如禁止以“985高校毕业生“来决定用人与否,英雄不问出处,招聘方式要一视同仁,应聘者均通过笔试面试的考核,被录用后薪酬待遇也应该由工作能力,职业品行,岗位贡献等多方面共同决定。

    社会真正需要的教育,而名校不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方式。(薛官屯乡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