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韩启亮:努力建好现代供销社,助力乡村振兴再出发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韩启亮  日期:2022/11/10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22年)》出版发布,文中提到,自2018年以来,各有关部门压实工作责任、勇挑责任担当,扎实有序推进顶层规划落地见效,多措并举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经过五年的努力,农村的产业实现新发展,文化孕育新风貌,生态展现新气象。

    如今,继续实现乡村振兴2035奋斗目标的进程已势不可挡,然而外部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却在增加,“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危机与机遇同在,风险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疫情仍在肆虐,俄乌冲突加剧了粮食危机,美国掀起的保护主义导致“逆全球化”浪潮迭起,另一方面,国家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管理方法愈加科学、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如何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是我们必须做好的课题。

    近期“供销社”一词再次冲上热搜,连带概念股也随之起飞。大家对供销社投以支持的同时,同样也夹杂着困惑,许多人都在议论,这旧时代的产物,在当前环境下到底算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在笔者看来事物在本质上无绝对的好坏,只有与我们的国情、与世界大环境适不适合,供销社的再度走红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着手巩固在农村中取得的改革成果,以便乡村振兴向更高水平稳步推进。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现代供销社的功能不同于以往,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包含物资流通、技术服务、农田托管的经营性综合中心,但是作为国家直接领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供销社保障农村地区物资供应、稳定物价的本职功能依旧存在。供销社就像是一个“压舱石”和“稳定器”,打通了物资到村的“最后一公里”,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扎根在农村的现代供销社,能够显著提高农田的利用率,拓展新鲜农产品的售卖渠道,并以低廉的价格为偏僻的农村提供城市内销售的优质商品;供销社不会与城市中的超市、商场产生冲突,反而还可以填补它们无法覆盖的空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民以食为天”,供销社的高调回归,也是应对粮食危机、食品价格上涨的现实选择,是作为市场手段,对国家出台政策、颁布法律等宏观调控的有效补充;供销社不仅可以限制市场中粮食价格上涨的势头,在任何时候保证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可以起到打击“中间商赚差价”的效果,从而最大程度上维护农民的利益,避免“谷贱伤农”。

    供销社一头握商品一头握金钱是个不折不扣的“实权”部门,也必将是今后反腐斗争的主战场。供销社的发展不仅要树立“高线”,也要划清“红线”,更要死死兜牢“底线”。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得更宽的同时,也必须要将制度笼子扎得更紧。建立专项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腐败行为,让发展和管理相辅相成,要切实把现代供销社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使之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新平台、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空间。

    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供销社的发展,必须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必须牢牢坚持“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加快成为应对危机和挑战的“压载舱”,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红纽带,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