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武邑安:发扬“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武邑安  日期:2023/7/13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我们,必须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树牢宗旨意识、站稳人民立场的具体行动,学习和弘扬“浦江经验”,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把干部主动下沉服务和强化群众自治活力结合起来,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千方百计听民意。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高度契合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国情,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行之有效的有益创举,是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枫桥经验”自下而上,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重在发挥基层自治活力,强化源头预防。“浦江经验”自下而上,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重在深入基层破解难题。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论是“枫桥经验”,还是“浦江经验”,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一线破解难题,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多到田间地头、园区工厂去,敢往矛盾窝里钻,会用群众语言做工作,让每一次下访都成为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让“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不断彰显出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和真理光芒。

  想方设法顺民心。“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怀揣在心的信念,“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的核心要义和价值追求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人民至上价值立场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时时处处事事人人”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作为树牢宗旨意识、站稳人民立场的具体行动,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必须广泛凝聚起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磅礴伟力,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竭尽全力求民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关键在落实,关键在行动。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被不断丰富和发展并赋予新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带头落实接访下访、包案等制度,把维护好人民的权益作为正确的政绩观。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方法,让一线工作法成为党员干部听民声、消民怨、解民忧的科学方法论。党委部门及相关各部门要强化协作、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让真干、实干、苦干成为党员干部最靓丽的底色。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