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叶金福:走好快递配送“最后一步”需有更多实招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10/21/2023 字体: [大][中][小]

    “快递员多数都是直接将快递放家门口,至多事后发条短信。”家住北京市华威西里社区的柳女士向记者出示了今年8月份以来她的网购订单:15个订单中,1单为本人签收,1单为快递柜签收,其余13单均为“门口”签收。(10月20日《北京晚报》)

    随着快递业的迅猛发展,快递包裹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快递配送问题。比如:快递送达迟延、快递放到快递柜或代收点、快递没送到就被签收、默认“门口签收”,等等。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存在的诸多问题,无疑大大降低了广大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我国《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递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但事实上,由于快递业务量的快速上升,快递末端的激励机制没能适应目前市场化的需求,导致在快递末端服务这一环节中,消费者和快递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有的快递员送达地点从家门口退至小区门口,从“门口签收”干脆变成“快递柜签收”,致使快递末端服务越来越“远”。

    走好快递配送“最后一步”,还需有更多“实招”。首先,亟须完善配送机制。一方面,电商平台可以赋予消费者更多自主选择权,用市场机制倒逼快递企业完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快递行业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需求,让消费者自己选择快递服务和品牌,从而改变快递行业面临的末端配送等问题。

    其次,提升行业服务标准。快递企业不妨通过提升行业服务标准,优化商业模式,建立健全对快递人员的激励机制,以“标准”促服务,以“机制”促激励,让快递人员依“标”服务、按“奖”取酬,从而解决快递配送“最后一步”问题。

    其三,改变快递配送模式。目前不少快递企业采用“直营模式”,虽然可实现质量最优的时效快递服务,但成本相对较高。变“直营模式”为“加盟模式”,不仅可快速铺开市场,而且也让加盟商拥有更多主动权,这无疑利于提升网点服务质量,提高快递配送“最后一步”的效率。

    此外,消费者一旦遭遇“门口签收”等快递配送问题,应主动维权,倒逼快递企业合规经营。在尊重法治的前提下,尊重市场规律,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快递配送“最后一步”问题,不再成为消费者的一件烦心事。(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