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江苏考察期间讲话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乡村文化产业建设极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引导村民个人素质提升,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发展文化观光旅游产业有助于农业农村增收创利,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扶植,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提供相应的场地支持,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法治建设,将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法治高度,提高村民法律素养。为乡村配备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设备和器械等基础设施,提供保障体系,整合修缮历史文化资源,健全网络设施,为农村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吸引乡村文化人才,提高文化人才工作积极性。
推进乡村文化传承。
乡村文化有自己的传承和体系,要充分保留并传承乡村本土民俗文化中的精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融入时代化元素,从而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可以组织乡村文艺汇演、民俗文化体验、讲好农村历史故事等活动,开办文化、技能培训班、培养文化传承人,帮助村民增长见识、练就本领。以不影响农业生产为前提,为村民提供文化服务和活动场所,让村民享受文化的便利,从而更好的感受文化魅力。
吸引社会力量支持。
社会力量是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来农村投资发展文化产业,拓宽乡村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采摘等,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使经济、文化产业得到融合,合作共赢,共同推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需铸魂。乡村文化振兴至关重要,在满足村民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精神需求,使村民在红色党建引领下,丰富物质文化生活,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效遏止民俗糟粕,遏止不正之风,使村民坚持跟党走,成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作者单位:石家庄市长安区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