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作为基层单位新鲜血液和未来中坚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对接政策方针,对下连接着百姓群众,是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大学生干部”,既是挑战又是宝贵的经验,要继续秉持着“空杯心态”,甘愿当一名小学生,不耻下问,勤学多思,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以青春之奋进,展现青年之作为,真正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秉持“空杯心”,练好“勤学工”。从校园到基层,年轻干部首要做的就是转变角色、虚心学习。年轻干部大多数都是应届毕业生,从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中走上基层工作岗位,社会实践经历少,面临复杂的基层工作难免手忙脚乱。要当好基层“小学生”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学习,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要打牢政治理论思想基础,提升专业业务能力,将经验丰富领导、前辈、同事作为“工作之师”,将质朴可亲群众作为“生活之师”,将日常工作作为学习积累的“开卷考试”,学深悟透政策方针、学思践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积累,查漏补缺,推动工作高质量高速发展。
秉持“空杯心”,练好“扫地工”。年轻干部社会经验较少,在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能用“土言土语”进行释义和解读,让群众不能理解我们的意思。基层有真经,一线有答案。年轻干部要真正扎根基层,将自己当作一粒倾听的“种子”,倾身基层,走进群众,与群众说琐碎、话家常、谈生活,切实听懂群众的话,要闻过则喜,能听进不同的声音,特别是能听进去群众的牢骚和骂声,把群众的急忧愁盼怨都找出来,作为开展工作,做出决策的基本前提和首要考量。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将党的政策送入寻常百姓家,既讲好“大道理”,也讲清关乎群众“米袋子、菜盘子”的“小事情”,当好党的“小喇叭”,让党的政策“声”入人心。
秉持“空杯心”,练好“实践工”。正所谓“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主动面对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方能戳中“顽疾”、开准“良方”,确保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以实际效果赢得群众的舒心和满意。就基层年轻干部而言,“实践”的过程,检视的是崇高追求的思想境界,考量的是不忘初心的政治定力,培植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把实践作为“好课堂”“练兵场”,主动到基层一线、艰苦边远地区、复杂岗位去“蹲苗锻炼”,经受一些“炼丹炉”里的“炙烤”,接受一些急事、难事、大事的锻炼,不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锻造本领。(作者单位:公园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