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广大党员干部要人民始终是改革的最高旨归,广大党员干部当倾听群众诉求、凝聚群众力量、赢得群众赞许,确保改革的每一步都“声声有应”,让改革之路“行稳致远”。
厚植“念兹在兹”的奉献情怀,用心谱写“察民情、体民忧”的“亲民篇章”。人民群众呼声是反映民心的“晴雨表”“风向标”,是确保改革不偏航的“指南针”。人民心声是改革所向,“改”什么、“革”什么,改革在哪里使劲、在哪块发力,群众的呼声是最真实的信号,用心用情与群众沟通交流,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才能“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把群众诉求当作改革需求,眼睛向下看、身体向下弯、脚步向下迈,与群众坐同一条板凳坦诚交流、促膝谈心,听得懂群众期待、听得进群众呼声,不仅要听“顺心话”,更要听“窝心话”“逆耳话”,学会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交流,用群众的思维理解群众需求。
厚植“善作善成”的担当情怀,用力谱写“解民忧、纾民困”的“惠民篇章”。“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绝不能喊喊口号、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要真刀真枪、步履不停、奋勇前进。民情走访“打捞”的是问题,记录的是百家忧,或涉及个人小事,或事关家庭幸福,或损害群体利益等,无一不需要党员干部千方百计去排忧、扑下身子去解决,将各项民生举措落实落细,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历史自觉,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小我”融入为人民谋幸福的“大我”之中,做到人民重千钧、人民第一位,把关乎百姓利益的每件事情放在心上、落到实处,做到困难面前“不撂挑子”、矛盾面前“不捂盖子”、挑战面前“不掉链子”,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争之心,把难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把人民群众的事办满意。
厚植“虚心求知”的谦卑情怀,用情谱写“纳民谏、聚民智”的“利民篇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是政策得失的亲历者、知情者、评判者,也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监督者。从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我们进行的每一项改革,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一片丹心为人民”的执着,全力以赴推动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做到一切工作为了人民,常坐老百姓的板凳,常聊老百姓的话语,常暖老百姓的心窝,聚力民生保障提升老百姓幸福感,做到人民群众的事一刻耽误不得、慢不得、等不得,把马上就办、用心去办、办就办好作为基本遵守,全力以赴把群众事一茬茬推进、一项项落实、一件件干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格爆棚。(作者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公园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