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孙齐:到基层一线炼就实干本领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孙齐  日期:12/29/2023 字体: [大][中][小]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范例,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广大党员干部当继续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在常态化下基层中,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奋力解决基层难题、取得群众满意的实绩,真正摆正“姿态”走好群众路线,做群众的“好搭子”,从而凝聚起万众同心共赴梦想的磅礴伟力。

    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声入耳、直抵人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要当好理论“宣讲员”和“解说员”,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车站码头等基层一线,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身边的小故事”,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土语“翻译”出来、阐释清楚,提升理论宣讲的趣味性和磁吸力,真正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人人知晓”,进而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转化为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访民情,解民忧”的暖民心中回应“民之所望”。群众是“最大依靠”,民意是“最大评判”,用干部“辛苦指数”换人民“幸福指数”最具“性价比”。为群众服务,不过是围着群众转,帮着群众办,要当好民意“接收器”和民忧的“解题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调研时,走进市民租赁的新居,亲切问候道,“租金贵不贵?”一句问候,温暖人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空话,干部以让人民生活得到真正改善、人民权益得到真正保障为目标,在访民情、解民忧、纾民困中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忧当作自己的难,唯有实干方能干实,唯有温情才能温暖,做到心中有爱,能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听呼声;做到心中有数,“潜下去”把问题根源弄准弄实弄细,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做到心中有招,有问题就出对策,有诉求就给办法,看“显绩”更重“潜绩”,做足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群众才会放心更暖心。(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组织部)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