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时时放心不下”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具体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为民情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立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做到对重点人群、乡村发展、群众呼声“时时放心不下”,切实以实际行动维护和推进党和国家民生建设。
对重点人群要“时时放心不下”。“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战虽然已经胜利,但困难群众返贫致贫的风险仍然较大,把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任务还很艰巨繁重。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包联干部,要树牢底线思维,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低保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紧盯监测和帮扶两个关键环节,对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及时开展帮扶,有针对性地落实企业协助、就业机会、综合保障等扶持措施,防范和消除潜在的返贫致贫风险。
对乡村发展要“时时放心不下”。农村的经济发展是解决乡村振兴问题的关键,基层党员干部要帮助乡村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创新创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系统观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乡村的产业发展。要聚焦当地特色资源和独特文化,在协调产业要素方面出主意、跑项目、争取政策支持,努力实现农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要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为机会,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对群众呼声要“时时放心不下”。基层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为群众办事的理念,紧盯群众需求,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担当意识,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着责任深入农村群众,聚焦建强基层党建、推进强村富民、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强化为民办事能力,把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工作标准,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勋章,完成好一名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的使命。(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常郭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