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风雨同舟搏激流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尹程起  日期:6/4/2024 字体: [大][中][小]

  1981年11月,我从河南豫东平原--老子故里鹿邑县,投笔从戎,应征入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舟桥团服役。

  铁道兵舟桥团组建于1964年8月,全团设三个建制营,每营辖三个连(两个舟桥连、一个栈桥连),直属单位有汽车连、机械连、修理连、卫生队。为贯彻中央军委“山、散、隐”的战备要求,舟桥团机关在山东省齐河县晏城镇(济南市黄河北岸)驻扎,并将驻浙江省金华市的铁道兵潜水队列入舟桥团编制;一营(栈桥营)、二营(舟桥营)驻扎在山东省齐河县,三营(轮渡营)驻扎在安徽省马鞍山当涂县采石矶,并建立了长江铁路轮渡器材基地。分驻山东、安徽、浙江三省,营区共占地面积1050亩。

  1977年5月改称铁道兵舟桥团。1984年1月并入铁道部,改称铁道部工程指挥部舟桥工程处。1987年9月改称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战备舟桥处。1990年10月更名为铁道战备舟桥处,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支铁路舟桥专业战备保障队伍,隶属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2002年,铁道战备舟桥处移交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代管。

  1976年唐山大地震,铁道兵舟桥团奉命抢架蓟运河铁路舟桥,经过60多个小时的昼夜奋战,及时恢复了京山线铁路运输,通过列车533列,将大量救灾人员和物资及时送往灾区,受到了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通令表彰。1998年,他们参加长江马鞍山段抗洪抢险,出色地完成了抗洪任务,受到了中央军委、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铁道部等领导的赞誉和表彰。多年来,多次被评为“国防交通战备先进单位”和“抗洪抢险先进集体”。

  铁道兵舟桥团主要任务在战时和紧急情况下使用军用制式组件,装备有67式铁路舟桥器材、64式军用梁、浮箱、冲锋舟和有关车辆等,拼组铁路浮桥或简易铁路轮渡。在江河之上快速搭建能够通行火车的铁路舟桥,保持铁道线畅通无阻,确保兵员设施和武器装备及时送往前线。所谓“舟”,就是船,是用三只每个浮力达30吨的军用制式浮箱(又称:舟节),加上一个船头状的分水节,拼接成的一条长21米的具有100吨浮力的浮舟。所谓“桥”,就是用军用制式托架和长六米的军用制式钢梁,把许多这样的浮舟横向每间隔三米一只拼接起来,组成浮桥,在上面铺上钢轨,形成直达对岸的铁路浮桥。组建一支平时训练有素、设备先进齐全的江河铁道战备保障部队,这对保证未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这一批新兵300人,来自鹿邑县和郸城县,从河南省商丘市火车站乘坐绿皮火车运转到山东省齐河县桑梓店火车站。从桑梓店我们背上行装,整整齐齐排好队,激情澎湃,雄赳赳、气昂昂,军歌落处,行云驻足,一路步行到李家岸舟桥团新兵训练基地。

  在李家岸营区这里开始了三个月的集训。部队的训练、生活、学习、工作很规范,每天早晨六点军号吹响,起床、集合、晨跑,七点回屋整理内务、洗漱,七点半集合吃早餐,八点开始队列训练,中午12点开饭,下午2点再开始训练至6点,晚上19点组织看新闻写学习笔记,21点熄灯睡觉。时间安排很紧凑,组织纪律严明,在这段时间锻炼了时间观念、强化了团队意识,增强了进取精神,加强了作风纪律。每一位新兵通过训练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高竞争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刻苦训练,认真学习,各方面进步很大,具备了站如松坐如钟的军人姿态。

  新兵训练是部队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新兵的体能,训练采用了各种各样高强度的组合体能训练。包括百米冲刺、俯卧撑、蛙跳、单双杠等训练项目。“卧倒,低姿匍匐……前进!”随着一声令下,新兵迅速卧倒,收腿、伸臂、出枪,不断交替,腾起阵阵尘土……这是新兵开展战术基础动作训练,战友们无惧泥浆、无惧沙石、无惧风雪,顺势卧倒、匍匐前进,势如猛虎,血性十足,破茧成蝶,淬火成钢。在队列训练阶段对新兵来说最难的是军姿训练。进入严冬季节,寒风凛冽,寒冷刺骨,齐鲁大地银妆素裹,有时寒风夹着轻雪飘飘洒洒,漫天飞舞,趴在雪地里练习射击,双手冻得僵硬,手指扣扳机扣不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这里有时气候变化,环境恶劣,“无风三尺土,有风沙满天”,风沙弥漫,刮得满脸黄沙像泥人。

  在很远处就能听到杀声阵阵,也能看热火朝天、尘土飞扬的训练场景。相对比较少的紧急集合训练打背包、携带装具,集训内容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军事素质基础、日常点滴养成、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其间还穿插军歌教唱、体育竞赛、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军史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新兵文化生活。

  部队新兵训练生活有苦也有甜,第一次在李家岸训练操场上放电影那天,团电影组组长周宗凌带着放映组的同志,把银幕拉开张挂固定在两根电线杆上,洁白的银幕上有一个小洞。有战友问银幕上这个小洞咋回事?周宗凌面带微笑用标准普通话幽默地说,演电影《白毛女》时,有一名战士看到黄世仁强奸白毛女的罪行,义愤填膺,一激动,瞄准银幕上的黄世仁举枪射击结果留下的一个弹孔。战友们听后哈哈大笑,欢乐的笑声传遍军营。

  新兵训练3个月结束后,我被分到舟桥团2营6连,每天早上抢着打扫厕所,参加打扫卫生劳动,挑着臭气熏天的粪桶也争着走在前头。先后当过通信员、炊事员、打桩工,我与战友们一起,参加舟桥训练施工演习,搬砖头,抬石头,扛水泥,拉沙子,预制水泥桩,灌注桥墩。“舟桥装备都是铁,磕磕碰碰都是血;舟桥装备都是钢,一不小心就受伤”,经常与“钢筋铁骨”打交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磨炼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我的过硬本领;在追求无悔人生、无怨心境的路上,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地追求,无怨无悔。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组织分配的工作,从来不挑不拣,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那时铺桥板、连桁架都靠肩扛手抬,烈日暴晒、泥里水里的就不用说了,战士们每天的训练负荷都很惊人。黄河上激情飞扬,河岸边的另一场战斗却是不显山不露水地同步进行着,这是一支鏖战在黄河之滨的铁路舟桥部队,担负着战时架通“生命之桥”的使命任务。飞扬的红旗、嘹亮的歌声、激越的呐喊、灿烂的笑容,让每一名战士情不自禁融入其中。那时,我理解了“甘为人桥”的精神,那是舟桥兵的使命所在。

  我们连长董仁光,山东海阳人,为人正直,一口标准的胶东话,和我们相处了五六个春秋,没见他和人开过一次玩笑,可也未见发过一次脾气,总是那么严肃又温和,令人敬畏又亲近。在那些日子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他都是衣着整齐,一套绿色军装,浆洗得干干净净,穿在身上平平整整,一丝不乱,每个纽扣都扣得紧紧的,其姿态永远是挺胸、收腹、抬眼、扬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举手投足都很得当,处处显示他的资质和素养不同一般。他非常关心我的学习成长和进步,他看到我训练工作之余,热爱学习,写写画画,鼓励我学习新闻写作,为连队出黑板报、办墙报黑,团里举办新闻报道培训班,积极推荐我参加学习。我先后参加了铁道兵报社以及铁道兵4师宣传部新闻报道通讯员培训班。

  1982年秋天,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闫新华和电影组长周宗凌一起到我们连队遴选广播放映员,选中了我。我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地学习新知识。每天起早贪黑,睁眼第一件事,准时播放起床军号,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除了广播工作外,另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每周两至三个晚上放映一场电影。战士的武器是手中枪,放映员的武器自然是放映机。放映的影片是由济南军区文化供应站按计划定时发来的,放映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发往下一家放映单位。

  广播宣传是我党、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时期,为党领导指挥全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不同寻常的作用,在革命战争胜利后的祖国建设发展中,更是能及时、迅速、快捷地向全国人民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因此,在全国的基层单位都设有广播室,通过有线广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这几乎是每个广播室第一重要的工作内容,每晚中央电台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是我们广播室必播的内容,传统上连队都要准时组织收听。第二个内容则是每天不同时段播送军号,这是全团官兵在军营生活中最熟悉的声音,是部队统一行动的号令,战友们早已将这军号声融进了血液中。第三个内容则是团机关广播站内的自主播音,说的是战士们亲身经历的事和身边熟悉的人,反映的都是团里的大事小情。时间定在了中午和晚间进餐时的30分钟,各连都有专职的通讯报道员,战士们也积极地投稿撰文,各连都要求认真收听。

  舟桥团机关大礼堂屋顶、面向三个方向几组大喇叭,每天从早到晚,起床出操、开饭上班,学习训练,直至熄灯号响,都会感觉到电影组的存在。按照军队条例条令规定和司政部门的指示,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电影组值班人员早上六点提前起床,播放起床军号,同时,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此时伴随广播声声,操场上及周边公路上,可听到各单位带队参谋,或值班人员的口令声,集合整队报数声,晨曦中,可看到一队队出操跑步或训练的队伍,听到“一二三四”的呼号声。这也是多年来舟桥团机关每天清晨的第一场景和统一行动。

  部队对放映员业务上要求很严,周宗凌给我一套教材《电影放映机》《电影扩音机》《电影发电机》,作为必读书籍。我学习了电影放映机、扩音机基本原理。1979年从安徽省庐江县入伍的高明和1981年入伍的广西兵欧翔同志,手把手教我放电影,制作幻灯片。我在实践中学习,慢慢掌握了放映、倒片、接片、常见故障排除等技能。

  战友们看一次电影也不容易,大家每天都要进行紧张的战备训练,担负着繁重的施工任务,在缺乏文化生活的枯燥日子里,能够看上一场电影是最惬意和开心的事。除了打篮球和打排球比赛,其他的文娱活动不多,所以我认真学习放映技术,精心做好映前准备工作,每次到连队放电影,战士们拿着清一色的小马扎板凳进场,一声“坐下”,小马扎啪的整齐落地。放影前连队拉歌,嘹亮的歌声吸引好多群众围观。这时场地站满了人,等到首长们都到了,电影就要开始了……

  我们无论在什么季节外出放映,总是早上上班后出发,要到晚上后半夜才能回营,有时甚至将到黎明。但不管多晚,我们都要往回赶,因为第二天一大早起床还要准时听到我们播放的起床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除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外,始终不忘初心、虚心学习,组织上把我调到舟桥处宣传科专职写新闻报道。为提高写作能力,我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专业学习和中共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分别取得了新闻学专科和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我坚持天天读书看报、听广播,不断充实自己的新闻业务知识。中共铁道战备舟桥处党委原书记袁德义找我谈话说:“党组织研究确定送你去报社新闻单位学习深造。”

  于是,我跟随河南日报编辑王秉亭一起,钻山沟,下基层,跑农村,深入一线生活学习,采访豫西新安县大扒山山区一位共产党员、小学教师李欣,业余时间兼职当农民邮递员。我们徒步两天跟随李欣,曾翻越了39架栈道,沟壑纵横,行程140多里。口渴了喝山泉,饿了拿出带去的干粮充饥。走了一天山路,我照例在油灯下伏案耕耘。最终,《深山里的农民投递员》的新闻通讯在《河南日报》发表后,被10多家报刊转载,还被河南报纸系统评为好新闻作品。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体验生活,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勤奋工作。既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艰辛,也有“为有源头活水来”甘甜。生活中的我从不刻意打扮自己,而对待每一篇稿件却是精心打磨,一遍遍反复修改,对稿件的精益求精。1988年1月23日下午,在天津子牙河特大桥工地采访,听说拼装式打桩船在国内首次投入使用,便立即查阅资料,弄准数据,还顾不上吃晚饭,找正在晚餐的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一一了解情况。为写这篇消息,趴在河岸帐篷内的铺上直写到晚上10点。《科技日报》报眼上刊登的《舟桥处为内河水上打桩作业闯出新路,拼装式打桩船投入使用》消息,从采访到见报不到一个星期时间。

  1983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向军旗敬礼……”一片泪雨中,每一名铁道兵战士轻轻地、郑重地摘下军帽上的五星和军衣上的领章,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句号。

  这是山东省齐河县铁道兵舟桥团机关团部大院礼堂前的一段场景,真实再现了铁道兵转业兵改工的历史场景。

  1984年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改工后,铁道兵舟桥团更名为铁道战备舟桥处,仍然担负着快速搭建火车通行铁路浮桥,保障铁道线畅通无阻,铁路舟桥专业战备保障任务,建桥足迹遍布祖国各地,转战大江南北,发挥铁路舟桥器材科技优势,扩大舟桥器材应用范围,使器材装备的潜力得到了挖掘和开发。先后承担过青岛海湾大桥、京沪高铁黄河特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怀邵衡铁路湘江特大桥、青连铁路跨胶州湾特大桥、龙岩永定龙湖大桥、常益长铁路沅江特大桥等多个国家重点桥梁建设项目。我采写的新闻《为重点工程攻破道道难关 铁路舟桥队伍转战大江南北》刊登在1990年6月3日《人民日报》第二版重要位置加花边刊登。不久,《经济日报》也在二版的报眼上刊用了。不穿军装的铁路舟桥战士依然赓续红色血脉,聚合起强大的改革发展动力,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唐代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坚持每天练笔,写到入神处、关键时,则废寝忘食。平日,习惯在枕边放一枝笔、一张纸。夜里有灵感,就随时记下。“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不能不写稿”。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脑力、笔力、眼力、脚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始终把红色作为职业的底色,把人民情怀作为生命的本色,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到平凡的生活中去,上演习训练场……,努力采写出更多接地气、冒热气、有思想、有温度的新闻作品,生动讲好舟桥故事、传播好舟桥声音,歌颂美好情操,弘扬时代精神,一年三百六十日,多在横戈马上行,奔波在祖国大江南北。用心体验,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宣传铁道兵的丰功伟绩,传播“铁道兵前无险阻,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为铁路舟桥队伍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岁月无情,流年如水,转瞬间,我发现当年入伍来自湖北,湖南,河南,广西,安徽等地的战友们,年龄大都是二十七八岁,有的三十出头,不知不觉的进行跻身于大龄青年的行列。我们中间相当一部分青年还没有找对象,婚姻成了我们这些年轻人头疼问题,有的年轻人为了找对象要求调功工作,这种无形的思想负担,也难免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影响。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代表没有找到对象的战友们,给四川《青年世界》杂志写一封信《筑路工的爱情在哪里?》,这一封接地气、冒热气、有思想、有温度的青年呼声来信发表以后,我们收到全国各地来信有300多封,写信的有工人、教师、大学生、农民和团委等组织部门。信中热情洋溢的对我们的小伙子理解,支持和关心之情。

    铁道战备舟桥处党委书记袁德义捧着《青年世界》杂志说:“青年朋友的良友、筑路工的知心人……”,并立即组织团委、妇联、工会等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为大龄青年牵线搭桥,认真解决青年职工婚姻成家问题。通过报刊媒体宣传,为年轻人牵线搭桥,我们单位有四名青年建立了家庭。稳定了我们单位的青年职工队伍的思想,有力的推动了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

  不凡的过去,彰显着光荣的历史;不散的军魂,指引着追求的方向。铁道战备舟桥处这支队伍始终按照“平战结合、以平养战,工训结合、以工代训”的指导方针,充分利用“六七”式铁路舟桥装备器材优势,大力开展科研设计,大胆进行科技创新,革除过去单一训练的模式,改变了铁路舟桥器材的战术性功能,使用依靠科技优势扩大舟桥器材使用范围,使器材装备的潜力得到了挖掘和开发,开启了桥梁建设的新征程。坚持平战两用,以工代训的办法发挥技术优势,做好防洪抢险施工演练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国家许多重点工程排忧解难,攻克硬骨头工程,技术革新难题。岁月变迁,军魂不散。戎装在身时,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和平年代,换上工装,辗转多地参加铁路、高速公路施工,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1939年,毛泽东同志给《新中华报》题词“多想”,这二字很重要。博观约取动脑筋,写报道的人,脑子好使,遇到问题多想想,勤转转圈,自有好处。1988年4月初,我偶见一则报道说,郎平原是业余体校的学生,国内还有很多比较出名的运动员,也没上过正规大学。我思索着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无论是在国内体育比赛,还是国际性比赛的冠军得主,大多数是业余体校培养出来的,而目前,我国业余体校培养人才是薄弱环节,工作亟待加强。于是,我就写了一篇《业余体校培养人才很重要》的文章,寄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8年5月26日,该台“体育节目”播发,还加了编者话。当天下午,连队炊事班长王新杰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后,他兴高采烈地奔跑遍营区每一栋营房,通知大家打开收音机一起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我的文章,战友们闻之欢呼雀跃,一片沸腾,为我点赞。热爱新闻写作,用文字来记录伟大时代、树立清风正气、推动文明进步。新闻报道工作实际上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使命在肩、重任在前,记着初心、记着担当、记着人民,记着采访中的每一丝细节、每一次感动,记着最真实、最平凡的故事,但这份工作是自己热爱的,就是苦,也苦中有乐,非常充实。我感到十分荣幸,我无怨于为其贡献我的青春,将点滴的瞬间凝结成永恒,记录下美好的时刻,让真善美在祖国大地传播,是我工作的最大快乐,也带给我最大的满足。满怀青春之火、理想之光,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新闻写作事业,不断攀登高峰。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名新闻报道员,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担负着连队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责任,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却以朴实的忠诚,执着的笔墨,辛勤的耕耘,认真记录连队的每一帧画面,将我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用笔尖承载朴实单纯而又不凡的声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爱好、坚持、勤奋、好学”就是我写作的“秘诀”。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我采写的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企业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中国劳动报》《人民铁道报》《铁道建筑工程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山东工人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500多篇,其中二十多篇文章发表在《青年记者》《新闻成才》《编才之友》和《新闻爱好者》杂志期刊上,6家报刊社、电台聘我为特约记者、通讯员,多次受到铁道部有关部门通报表扬,多次被省市宣传部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工作者、模范通讯员,曾荣获全国青年自学成才之路报告文学三等奖。

  常言道,干革命靠两杆子: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宣传系统的战友们,无论在部队还是到地方,都是好样的。不少同志得到重用、提拔。团宣传股新闻干事辛克卿,后来提拔为处宣传科长、处工会主席。个个勤勤恳恳、艰苦奋斗,积极工作,老实做人。发扬铁道兵精神,保持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宣传系统是党的重要部门、重要战线,是党的喉舌,是理论教育、意识形态的宣传者、实践者,是紧跟形势、与时俱进走在前面的先行者。但是,宣传部门又是公认的“清水衙门”,但正是这种“清水衙门”,修炼了我们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品质。在我们这支队伍中,有的人即便在重要的领导岗上,握有大权、实权,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谋私腐败。

  峥嵘岁月赤子心,浪遏飞舟搏激流。当时,我同村入伍的战友尹绍义看到我酷爱学习,他攒了两个月的津贴,花20多元钱给我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这本词典伴随我生活学习40多年。为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我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单位领导和同事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我常常向科长崔子彪、周保国,新闻干事辛克卿、同事魏春生等同志请教,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悉心指导我,笔耕不辍,鼓励我学习新闻写作,阅读了大量的报纸和书籍,开豁心智,从中吮吸着营养和甘露,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和梦想。我永远铭记新闻报道给我的多多,永远铭记栽培、指导、关怀我们的每一位领导和战友,团政治处主任马木、商来修、王宗树,团委书记蒋力生,铁道战备舟桥处原党委书记袁德义、党委副书记吴登祥,处长马玉学、工会主席夏之才,副处长刘广印,后勤仓库主任刘勇,审计科长刘昌华.......,他们都给我工作生活和学习给予极大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写作动力。

  风雨同舟十一载,砥砺前行新征程。1992年春天,我从铁道战备舟桥处调到家乡河南省周口市工作,历任周口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周口地区经济委员会秘书,鹿邑县玄武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人大执行主席,周口市经贸委和周口市商务局科长,周口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周口市招商引资局长,周口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调研员。从一名普通战士、基层工人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大力宣传中国铁路舟桥事业无私的奉献青春年华,既有革命军人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也有为家乡建设奉献的美好愿望,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谱写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奋进之歌。从来没有忘记“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担当什么样的使命、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社会在变,不变的是军营;时间在变,不变的是军魂:环境在变,不变的是军心;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舟桥战士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伟大祖国的祝福。用真心用热情为党和人民事业增光添彩,为周口经济社会发展奉献绵薄之力,继续谱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绚丽篇章。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商务局)

  作者简介:

  尹程起,河南鹿邑人,中共党员,经济师,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1981年11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舟桥团服役,1984年1月随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铁道战备舟桥处。1992年3月调到地方回到家乡工作,历任周口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周口地区经济委员会秘书,鹿邑县玄武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人大执行主席,周口市经贸委和周口市商务局科长,周口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周口市招商引资局长,周口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调研员。从一名普通战士、基层工人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大力宣传中国铁路舟桥事业无私的奉献青春年华,既有革命军人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也有为家乡建设奉献的美好愿望,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谱写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奋进之歌。文章先后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大众日报》《河南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科学报》《中国财经报》《人民铁道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省级以上新闻单位发表。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