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廖卫芳:别让心理咨询沦为“心理忽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2024/6/10 字体: [大][中][小]

    如今,很多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并会主动寻找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但是,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很容易被不正规的心理机构以各种“话术”所蒙蔽。(6月10日《家庭医生报》)

    众所周知,心理咨询不但可以缓解大众的心理困扰,还可以给职业人群进行心理减压。可以说,心理咨询对大众心理健康促进有着很大的帮助。

    早在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但据了解,相较于快速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才缺口巨大。

    正是由于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才缺口巨大,因而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纷纷抓住商机,开展各种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但由于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的不专业、不规范,导致心理咨询培训成为一种“挡箭牌”。比如:有的把“培训合格证”包装成“从业资格证”,有的声称考了就能“持证上岗”,等等。加之,除了培训市场的鱼龙混杂之外,一些线上心理咨询平台还存在咨询师资质不达标、胜任力不足等现象,致使许多来访者因接受非专业心理咨询而延误病情,甚至导致病情加重。这说明,“心理咨询”已沦为了“心理忽悠”。

    笔者以为,防止心理咨询沦为“心理忽悠”,还需综合施治。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让心理咨询培训有“标”可依,对“标”培训,切忌各人各“标”,无序培训。只有规范心理咨询行业发展,才能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心理咨询培训有序、健康、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培训资质的授权单位应把好关,在授予一些机构培训资质的同时,也要对其培训质量进行把控,切忌“授而不管”,任凭其忽悠、欺骗培训者。

    此外,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对培训机构进行严监管、严督查,一旦发现存有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不妨通过取消培训资格、列入“黑名单”、开罚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手段,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倒逼其合法宣传,守法培训。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相关权威部门应把身边的真实案例和典型案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予以科普和宣传,让广大民众明辨是非,认清非正规心理咨询师的“真面目”,防止心理咨询沦为“心理忽悠”,从而避免被忽悠、被欺骗。(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