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扎根泥土、心系群众的优秀基层干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向徐利民同志学习,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用一生奉献践行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
用心“听”。“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工作干得怎么样、好不好,群众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作为基层干部一要端正态度,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就能听到什么样的意见。以真诚的态度面对群众,让群众看到我们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群众才会毫无顾忌地打开天窗说亮话;二要注意方式方法,倾听群众意见要让群众既有直接提、当面提的机会,又有侧面提、匿名提的机会,还要善于从网络等渠道倾听民声民意。听取意见全面了,才能发现问题,干事才能直击要害;三要主动融入群众,只有真正融入群众,才能把握群众脉搏,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
迈步“走”。“不近乐师,难做知音。”只有经常走进群众,才能了解群众,赢得群众支持。要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广大党员干部一要做到“心上见”,既要走出机关大门,又要走进群众心门,通过召开恳谈会、“板凳会”、个别谈话等方式“解剖麻雀”,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真真切切地把群众的诉求记在本子上、放在心上;二要做到“事上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抓住影响群众生活的大事难事烦心事,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三要做到“寻常见”。要常怀谦虚之心、“空杯心态”,做到走进群众如同走亲戚,下访如同拉家常,没有官话套话场面话,只有掏心窝子的知心话。
踏实“干”。“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多的问题,恰恰是工作中最需要加强的环节。基层是党员干部创业的大舞台,而非躺平内卷的藏身处。置身其中,干就干出样子、做就做出实绩。迈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更应增强“事事关己”的责任感,秉持“造福一方”的使命感,不当“旁观者”,不做“局外人”,努力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上。(作者单位: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