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法案大观详细内容
“无言”的感谢——-河北孟村法院和解涉及聋哑人民间借贷纠纷案能动司法体现温度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  日期:2024/9/5 字体: [大][中][小]

    “我是聋哑人说不出话,非常感谢你们帮我拿回了钱,……”一起涉及聋哑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聋哑的申请执行人在和解协议签订后,通过对聋哑语言“蹩脚”的律师向执行法官郑文军说到。

    2024年9月1日,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和解一起涉及聋哑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体现了执行法官能动司法,获得“无声”的赞誉。这也是近两年来执行的第二起涉及聋哑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和被执行人张某双方经朋友介绍认识。几年的交往,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和被执行人张某彼此成为好友,共同的家境也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2021年11月,被执行人张某以投资为由向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借款58000 元,后被执行人张某一直未归还该借款。而此时,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被某公司裁员,失去了稳定的收入,加之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配偶也系聋哑人,也无收入来源,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生活出现困难,急需被执行人张某还款维持日常生活。无奈之下,2022年10月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将被执行人张某诉至法院,请求孟村法院判令被执行人张某偿还借款58000元。孟村法院经过审理后2022年12月做出判决,判令被执行人张某10日内偿还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借款58000元及利息。但被执行人张某在判决生效后没有主动履行义务,无奈之下,2023年4月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申请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经执行法官郑文军网络查询,发现被执行人张某并无可供执行财产,又找不到被执行人张某,执行一时进入僵局。2024年8月30日上午,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忽然来院找到执行法官郑文军,通过同村的懂聋哑语言的邻居,告知执行法官郑文军,经自己向朋友打听,发现被执行人张某在邻县经营小生意,有可供执行财产,希望执行法官郑文军能去执行。

    异地执行,环境陌生,但执行法官郑文军说到“执行等不得,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把被执行人张某找到不容易,把控好执行节奏,把风险化解掉,把案件执行好,即刻动身!”,执行法官郑文军当即作出决定。驱车赶往几十公里外的目的地。

    当执行法官郑文军找到被执行人张某,告知来意后,被执行人张某情绪瞬间激动起来,着急的发出吼叫,用手向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比划起捅肚子、抹脖子的危险手势。现场马上聚集了大量群众围观。执行法官郑文军临危不乱,在稳定被执行人张某情绪后,耐心和被执行人张某沟通,了解被执行人张某实际情况。

    经了解,被执行人张某投资失败后,经济状况也急剧恶化,现在靠替和亲友共同投资经营小卖部的收入维持生计,现在如果把被执行人张某物品全部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张某也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开始才会情绪失控。

    了解情况后,执行法官郑文军向被执行人张某释法明理,引导被执行人张某换位思考,珍惜友谊。经执行法官郑文军说理说法,被执行人张某表示愿意还钱,但希望能考虑实际情况履行。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也愿意和被执行人张某达成和解。

    但在这种无法用话语沟通的特殊情况,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与被执行人张某如何准确高效的协商和解方案成了一个难题。经过初期的摸索,执行法官郑文军选择了打手势加写字相结合的沟通方式。在真诚的沟通和稿纸上近千字的讨论文案后,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和被执行人张某双方终于达成了满意的和解方案。即被执行人张某2024年9月1日一次性给付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48000元,余款及利息聋哑的申请执行人李某放弃。

    被执行人张某2024年9月1日一次性将48000元交到了执行法官郑文军手中。同日申请执行人李某在法院办理完领款手续后,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笔者感言

    强制执行不止有“强制”,还要有人情、讲方法,善意文明执行,能动司法,发挥司法人文关怀,让执行工作有质量,更有温度!刘黎明  张丽娟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