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胡代林:精准帮扶,点亮希望之光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胡代林  日期:10/18/2024 字体: [大][中][小]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这些群体的帮扶,全国各地积极响应,通过开发合适岗位、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为困难群众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这不仅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更是对每一个公民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视与保障。

    政策引领,精准施策暖民心。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推动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力量。湖北省作为全国“雨露计划”的发源地,通过资助、引导脱贫人口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各地纷纷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对大龄、残疾、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此外,针对残疾群体,进一步完善了支持政策,通过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

    创新服务,灵活就业解难题。聚焦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服务保障是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关键。四川省德阳市注重创新服务模式,以灵活就业为突破口,解决失业人员的实际困难。针对部分失业人员需要照顾家庭、难以参加全职工作的特点,积极推广网约家政服务、社区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为失业人员提供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同时,市内多个街道社区持续开展“家门口就业圈”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线下站点提供就业信息、岗位推介,定期组织技能培训,让辖区高校毕业生、流动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群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真正打通居民就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多方联动,聚力协作助就业。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真正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多适合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与支持,营造包容、友善的就业环境。同时,就业困难群体自身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我。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拓展社交圈子等方式,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找到满意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