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量和人民群众的领路人,其心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事业的兴衰以及群众的福祉。党员干部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做到“四必须”:养成静心致学的好习惯、培育求真务实的硬作风、具有宽容淡泊的大胸襟、锻造达观向上的好品质。
一、党员干部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养成静心致学的好习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党员干部应当把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首要任务。静心致学,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广泛涉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静心致学,深入研读改革政策,理解改革精神,为推进改革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党员干部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培育求真务实的硬作风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在工作中,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决民困,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浮夸,注重工作实效,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党员干部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具有宽容淡泊的大胸襟
宽容淡泊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精神境界。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权力等身外之物,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动。在工作中,要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团结一致,共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只有具有宽容淡泊的大胸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党员干部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锻造达观向上的好品质
达观向上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精神风貌。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惧挫折和失败。在工作中,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拼搏奉献。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只有锻造出达观向上的好品质,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总之,党员干部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做到“四必须”:养成静心致学的好习惯、培育求真务实的硬作风、具有宽容淡泊的大胸襟、锻造达观向上的好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