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郭喜林:亲情重于泰山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郭喜林  日期:2/2/2025 字体: [大][中][小]

    2025年正月初四,我和孩子他姨去看望现在唯一健在的长辈——已是93岁的三姑。三姑由六个女儿轮流赡养,今年春节是在表妹红梅家过年。

    没想到,当我们到了表妹家之后,眼前的93岁姑姑依然眼不花耳不聋,而且思维敏捷,毫不迟疑地叫出了:“冬梅!这是喜林!”然后,老人家便是喜极而泣。于是,我搀着老人家坐到沙发上,让三姑坐在中间,我姐坐在右边,我坐在左边。

    刚坐下,三姑便问我:“孩子怎么样?”我说:“儿子儿媳都很好,两个人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工作单位也都不错,他们在外地能顾住自己,不用我操心。”三姑说:“孩子们有出息好,那我就放心了。我经常在夜里想着他们,夜里老是睡不着觉。”我姐说:“三姑,你老放心吧。咱家的几个孩子,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都很争气。”

    话音刚落,三姑就激动地把头靠在我姐肩膀上再次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于是,我们干忙说,三姑,孩子们能对自己和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这是好事,别再哭了。她老人家说:“我是太激动了,只要孩子们懂事,我就高兴,我就放心了。”

    在拉家常中,我们和三姑一起回顾了我的岳父和她的兄弟姊妹六个。当说到以前那些吃苦受罪的事时,三姑还是在不住地流眼泪。老人家说:“过去的受的苦永远忘不了,现在享的福我很满足,我虽然没有儿子,但女儿和女婿都很孝顺,比有些儿子还孝顺,甚至有些儿子做不到的事,我的女婿们都做到了,我觉得这就够了,这就是幸福。所以,要教育子孙后代懂得尊老敬老。这是咱们的传家宝。”我们和表妹赶忙说,你说得对,我们要传承好家教和家风,永远不忘本,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听了三姑的这些话,我很感动。一个93岁高龄老人思路如此清晰,让我十分崇敬。于是,我说:“三姑,只要有你在,就能把咱这一大家子人聚拢在一起,大家就有了主心骨;只要有你在,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幸福。而且,你要继续高高兴兴每一天。”三姑说:“有这么多人孝敬我,我很高兴。”

    我姐和我觉得在一起说话时间不短了,我们不打算留下来吃午饭,别让三姑累着。但是,当我姐说要走时,三姑和表妹红梅说啥也不让走。三姑说,一定要在这儿吃午饭。红梅妹妹说,一会咱去外面吃午饭,还能在一起多和老人说会话。我妈今天特别高兴,咱就在一起多座会,在一起好好拉家常。

    而且,我们和三姑在红梅家用手机拍摄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合影;而且,三姑说,那咱就听冬梅安排吧,中午去外面吃饭。

    到了新乡市人民路中段,在一家广东菜肴饭店,冬梅点了丰盛而又十分可口的午餐菜肴。而且,我没觉察出三姑精神疲劳,而是一直在和我们互动交流,并说到了她年轻时,是如何与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兄弟从滑县到焦作逃荒要饭维持生活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她说,现在每天都是在过年,怎么能不高兴?我不管在哪个闺女家住,她们和女婿们都让我很开心,并经常推着轮椅让我去新乡公园和郑州的公园观赏动物和花卉。三姑再三告诉我们,知足常乐,才不会生气。老人家还说,亲戚有来有往才亲,亲情比啥都重要。有了亲情,生活才有滋有味。

    听了三姑语重心长的话,让我们连连称赞。我觉得,人活着,就是要在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知足中过好每一天。只有知足常乐,我们才能在自信中拥有更多生活中的乐趣;只有在亲情重于泰山中获得更多人生感悟,我们才知道该如何重视和珍惜亲情,有了亲情传承,我们彼此才能打开心灵的窗户,让我们子孙后代的心里更加亮堂起来。

    由于我们四个人在一起用餐心情舒畅,所以在就餐期间又用手机拍下了将来历史中的合影留念。(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