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夏艳君:以榜样之光,照亮党员干部初心之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夏艳君  日期:2/10/2025 字体: [大][中][小]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了标杆。党员干部当在榜样中汲取力量,探寻并坚守自己的初心,以初心为笔,书写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

    榜样是初心的具象化表达。《榜样9》中的唐菊兴,在地质勘探领域坚守三十余载,风餐露宿、翻山越岭。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没能阻挡他的脚步,正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发现超大型铜矿,为国家资源事业添砖加瓦。他的初心是为国家突破资源瓶颈,为发展筑牢根基,把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对国家发展的责任,都融入到每一寸勘探的土地中。还有路生梅,为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从北京奔赴陕北佳县。一句“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让她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五十余载,践行着“医者仁心”,用精湛医术和无私爱心,温暖了无数患者,彰显着对人民健康的守护初心。这些榜样的事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初心就是对人民的深情,对责任的担当。

    党员干部寻找初心,要在榜样的精神中感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榜样们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或是扎根基层,为改善民生奔波忙碌;或是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党员干部应反观自身,思考自己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毕竟“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与群众的互动中,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到每一项决策、每一次行动中。

    在榜样的行动中强化担当作为。榜样们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他们在各自领域中,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就像吴惠芳,从部队转业后投身乡村振兴,凭借军人的果敢和智慧,带领张家港市永联村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他深入群众,探寻致富之路,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面对工作中的难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勇于开拓进取,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

    于榜样的坚守中锤炼党性修养。榜样们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初心。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岁月,他们都不为名利所动,不为困难所屈。“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比如刘玲琍,她投身特殊教育事业,面对聋哑孩子教学的重重困难,从未放弃。她通过不断摸索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们的坚定信念,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坚守道德底线。通过不断学习党的理论,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党性修养。时刻以党章党规为镜,对照榜样找差距,在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中,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榜样如灯塔,照亮党员干部寻找初心的道路;如旗帜,引领党员干部践行初心的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指引,在他们的事迹中感悟初心、坚守初心、践行初心,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