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夏艳君:让宏观政策的阳光,照亮民生之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夏艳君  日期:3/20/2025 字体: [大][中][小]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棋局中,宏观政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宏观政策锚定民生导向,就如同为航船校准方向,向着人民幸福的彼岸稳健前行。它关乎着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承载着无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国家繁荣昌盛与人民安居乐业的关键纽带。

    惠民生:精准施策,解决百姓“急难愁盼”。就业是民生之本,宏观政策聚焦稳就业,通过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措施,为企业减负松绑,鼓励企业稳岗扩岗。在政策扶持下,小微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吸纳大量劳动力,让无数人端稳“饭碗”,生活有了稳定保障。同时,在住房保障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助力中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梦,让“居者有其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直击民生痛点,将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

    保基本:夯实基础,织密民生保障网络。教育、医疗是民生基本需求。在教育领域,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学校、改善教学设施、培训师资力量,让偏远地区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医疗保障方面,持续完善医保体系,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范围,将更多救命救急好药纳入医保目录。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让百姓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促发展:着眼长远,提升民生幸福质感。以民生为导向的宏观政策,不仅满足当下需求,更着眼未来发展。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为年轻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宜居城市乡村。蓝天白云、清水绿岸,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们在享受物质富足的同时,也能拥有诗意的生活环境,全方位提升民生幸福的质感与内涵。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的热切期盼。它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在这一导向引领下,我们携手共进,定能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书写民生改善的崭新篇章。(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太平桥社区)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